观点|大多数挖矿,不过是一种心理补偿
很多时候大家以为是经济学问题,其实是心理学问题。
——题记
本文内容概要:- 比特币的能源消耗
- 平台币的隐藏逻辑
-
为什么要把用“心理补偿”来解释挖矿?
- 很多挖矿本身没有什么必要
- 挖矿出来的币也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价格充满泡沫
- 有罪推定更适合加密资产的评测
01 比特币的能源消耗
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比特币挖矿所消耗的电力,大概有多少。
图源:Digiconomist,2020年07月24日
上图描述了比特币的电力消耗对比各国能源消耗,其中,比特币挖矿电力消耗占英国18%,占澳大利亚一个国家能源消耗的1/4,几乎相当于捷克共和国一个国家的消耗。
本质上是因为比特币挖矿可以赚钱,因为挖矿成本常年低于比特币市场价格。这个挖矿成本各个地区的电力成本有关系,电力成本高的算力设备会流向电力成本低的区域。例如,相当数量的矿机是在中国四川省,这是用脚投票的结果。比特币的矿机耗能是世界最大的,也是经典的PoW挖矿,也就是工作量证明机制挖矿,ETH、BCH、Ltc都属于这一类。
文章开头的时候提到过各种看名字就觉得亲切或者匪夷所思的“xxx即挖矿”,用的也是所谓的激励机制,交易即挖矿,是交易平台鼓励你交易;流动性即挖矿,是去中心化借贷平台鼓励你存款和借贷;那么,如果是抽烟即挖矿,难道是鼓励你多买他们平台的烟抽,吃饭即挖矿是要去他们的饭馆儿去吃饭吗?
逻辑上是的,也就是说只要是有消耗能源(或者消费)的行为就可以加进去一个挖矿。那么,挖矿本身除了经济学上的博弈,如BTC,大家挖矿把市场给推高,参与的矿工众多,全网的算力够到可以维护整个网络的稳定——这都是后来的结果。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为了鼓励你挖矿: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来一起愉快地参与一个有趣的事情吧,后来的故事你都知道了。硬件不断迭代,币价不断攀升。
在一 开始的时候,这个挖矿的工作会占用自己的计算机资源,会耗费电力,挖矿出来的比特币,一开始也是一文不值。也没有地方交易,那么挖矿作为奖励的说法其实站不住脚,或者说另外一个词更加贴切“心理补偿”。其实早期挖矿也只是为了好玩儿,但是费了我一部分钱,所以来个币奖励会心理上好受一些。
这个现象,当代社会随处可见,比如你去很多饭店吃饭,给你办VIP,给你积分,很多的时候这个积分没有什么用。 可是这个积分是一种消费的心理补偿。
02 平台币的隐藏逻辑
下文所说的平台币,其实不单单是指交易所的平台币,即使是所谓的去中心化项目如Compound,产生的COMP在这里也统称为平台币,有平台方产生的加密货币就是平台币。吃喝拉撒睡、坑蒙拐骗偷等行为皆可一并加入挖矿机制,打包进入“矿圈”。这样就明白交易即挖矿,就是一种心理补偿,交易即挖矿出来的平台币逻辑上来说, 他们的做市资金或者叫做托底的资金不会大于交易的手续费收益 ,当然,币价可以无限高,但是基本面的价值就是这个。
请不要说交易所的发展好了,平台币自然就会涨,这只是间接的关系。当然,如果平台上市了比如去了纳斯达克、纽交所等,他们的股票价格的基本支撑是平台本身发展的好,这就是所谓的股票基本面分析。平台币会涨,只是因为一个事:交易所每隔一段时间去回购流通中的平台币。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这就是讨好市场。很多人也这么认为,所以认为平台币长久不了。
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交易即挖矿的话,交易的过程中产生了手续费,我消费了,我消耗自己的金钱了,我需要心理补偿,所以我要产生平台币。实际上三大交易所,都不是这么运作的,而是直接发出平台币,然后承诺每个季度拿出部分的盈利回购平台币,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为啥不去做交易即挖矿?因为这样可以先把所有的钱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然后,自己控制做市资金币价进行动态影响,这样可以用较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儿。所以,平台币是可以长久的,只是币价是有天花板的。
再回头看流动性挖矿,比如最近流行的COMP,如果没有流动性挖矿的话,可能很多散户就不愿意去更多的质押、借贷了。是激励更是一种心理补偿,除非平台项目方愿意公布实际收益盈利并对COMP进行定期回购处理,这个价格也是站不住的,早晚掉头一泻千里。因为就是一个心理补偿,你告诉我,心理补偿有多少的价值支撑。
03 为什么要把用“心理补偿”来解释挖矿?
答案是:第一、很多挖矿本身没有什么必要
之所以挖矿是因为项目是去中心化的。就这一条因素,大多数项目是符合不了的,举例: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可挖矿;三大交易所是中心化的,挖不挖矿是不是交易即挖矿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现在的平台币在中心化系统上运行更加高效。中心化的直接管理积分系统更方便,比如麦当劳消费拿到积分,积分换优惠券。第二、挖矿出来的币也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价格充满泡沫
如果有价值或者说有好的价格可以卖掉,我还可以称之为激励。但很多时候,产生这个币的机制是一个心理补偿,而对外声称各种高大上的经济模型,吸引散户韭菜来接盘。 用“心理补偿”来看待挖矿,可能更容易看到骗局的核心事实的真相。第三、有罪推定更适合加密资 产的评测
用“激励”或者挖矿的时候给人的脑海中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赚钱的活,这是个有价值的事,这是隐形洗脑。对于目前的加密市场,对于所有的数字货币项目,应该采取“有罪推定”而不是“无罪推定”,先假设项目是空气,项目方是骗子,搜集证据去证明这个项目是个假货,如果无法搜集到证据或者搜集到的信息和数据都在说“这是个好人,他们没有作案动机,也没有作案的行为”。这个时候,才能将自己的钱的一部分放心的投到某个加密资产上。
总结:
本文是作者日常的思考或者叫做碎碎念,从比特币的能源消耗,讲到了广义上的平台币以及平台币隐藏的挖矿逻辑,并且得出推论大多数的“挖矿”只是一种心理补偿。提出对项目和加密货币的观察和判断,尽量采用“有罪推定”而不是“无罪推定”。相信读完本文,你对“挖矿”、“消费”、“激励机制”、“心理补偿”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原创不易,欢迎各位读者点赞和分享
我们会持续为大家产出深度内容

XRP Futures Launch on CME: Can It Fuel XRP Crypto Price Breakout?
XRP Futures Launch on CME: Can It Fuel XRP Crypto Price Breakout?
Dogecoin Price Tests Panic Zone At $0.21, Breakdown Could Lead To Price Crash
Dogecoin is currently showing signs of selling pressure after shedding much of the bullish momentum ...
Ethereum Faces Potential Pullback as Technical Signal Emerges
TD Sequential signals trend exhaustion near $2,500 as $ETH stalls after rally; resistance seen a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