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狄刚:区块链正形成新的数据孤岛,跨链是方向
“当前区块链项目都是独立封闭体系,彼此无法连通,旧的孤岛消失了,又产生了新的孤岛。”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表示。
12月11日,第四届“2019中国(深圳)金融科技全球峰会”召开,狄刚发表《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实践》主题演讲。
互链脉搏将演讲内容梳理如下:
狄刚首先介绍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是密码学和共识机制的组合应用,用以解决高阶的技术需求问题;区块链的定位是技术,与比特币并无必然的关联;且不同的人对于区块链技术有不同的认知。因而要从多维的视角、客观中立的角度来分析区块链。
随后狄刚指出,目前区块链尚处在发展的早期,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而区块链目前也面临着4个挑战:首先是链上链下的协同问题,对于此,引入中心化的可信任机构,是保障链上链下协同的方法之一。其次是业务持续运营的挑战。此外还有工程实现和安全方面的问题,若区块链应用仅依靠密码技术来保障安全,就会出现由单一性导致的脆弱性。最后是性能问题,在这方面,狄刚指出,许多项目在比较TPS,但脱离实际应用场景讨论TPS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而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区块链也逐渐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了发展方向。狄刚谈及了当前区块链的发展现状,并指出架构多样兼容,跨链是发展方向。
目前,区块链项目都是独立封闭体系,彼此无法连通,旧的“孤岛”消失了,又产生了新的“孤岛”;当前同构链跨链为主,行业还需在异构链跨链互操方面突破创新;区块链领域缺乏公认的技术标准及跨链的解决方案,应用移植适配成本巨大。而对于标准问题的现状,数研所已牵头,即将完成全行业首个区块链安全标准规范。
此外,狄刚提到,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推进了业务流程的优化,可使业务多方重新坐下来谈。这主要是由于,在应用区块链的场景下,没有业务主权,不用纠结以谁为中心;接口、标准数据同步、对接变得简单;业务流程可以优化重构;前置系统开发、中间件等成本客更为节省;可通过高阶协议屏蔽底层接口标准与技术约束。
其后,狄刚介绍了“数研所”当前的创新和实践活动。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目前在全力推进DC/EP项目建设;同时作为区块链领域的“国家队”,区块链专利已在全球央行排名第一;并在大力推进央行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专项信息披露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的建设;在开展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研究制定;完善数字货币专利体系;进行法定数字货币领域的国际标准跟踪研究工作;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库、密码技术、云技术、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深度研究与应用创新。
进而,狄刚介绍了数字货币研究所近期与贸易金融相关的工作。狄刚指出,贸易金融是多行业、多主体、多环节的复杂场景,主要有贸易结算、贸易融资、增值服务等应用场景。但在贸易金融平台经历系统化、平台化的两个发展阶段中,贸易金融始终面临着互联互通、信任方面的问题。
“因此,我们提出了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贸易金融生态3.0,实现2套体系,2类技术,1个平台,共建1个生态。”狄刚讲到。
据悉,该项目的试点已达到800亿的规模,未来将致力于打造类似于APP store的完整生态系统。
最后狄刚总结到,发展区块链领域需要运用动态思维、多维思维。并要结合实际场景,脱离场景谈技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脱离场景的技术也无任何价值。且需要重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因为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技术,只有得到重视的技术才会形成生态,才最有生命力。
同时指出,跨界交叉融合是未来的方向;发展区块链要理解其内核,借鉴其精华,回避其短板,区块链发展永远在路上。
Dogecoin Price Tests Panic Zone At $0.21, Breakdown Could Lead To Price Crash
Dogecoin is currently showing signs of selling pressure after shedding much of the bullish momentum ...
Ethereum Faces Potential Pullback as Technical Signal Emerges
TD Sequential signals trend exhaustion near $2,500 as $ETH stalls after rally; resistance seen at $2...

XRP Primed for Epic $9 Price Explosion As Institutional Money Floods Back Heavily
XRP Primed for Epic $9 Price Explosion As Institutional Money Floods Back Heav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