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纯谈区块链:关键应用空间是工业制造 不能借此名义炒币
本文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题《陈纯谈“区块链+”的关键 最重要的应用空间 是工业制造领域》
作者:包慧
10月31日,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信息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区块链要服务于各行各业,即“区块链+”,而且要大规模应用的话,最重要的是解决链上(区块链)链下(传统信息系统)的问题。
“我们怎样把区块链系统嵌入到现在传统可信系统里来解决它的一些问题,或者反过来用我们的区块链系统把传统的信息系统放出来,链上链下数据协同需求可能会特别重要,要求链上链下数据能够有效协同,以确保链上链下数据的关联性和一致性。”
灰白头发,无框眼镜,淡蓝色衬衫,陈纯以典型的江南才子形象出现,在言及向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汇报区块链的经历时,这位大半辈子致力于技术研究的教授略显激动,“10月24日,在听了总书记关于区块链的重要指示后,作为一名区块链技术的科研工作者,我深受鼓舞,深感责任之重大。”
陈纯从技术研究、产业应用、监管服务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
陈纯。资料图
陈纯是谁?
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陈纯当日就这个问题作了讲解,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公开资料显示,陈纯出生于1955年,浙江象山人。1982年1月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控制理论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博士学位。
陈纯1984年起工作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历任浙大计算机系主任,计算机软件学院院长。除了在浙大任职之外,陈纯还曾长期在浙江大学旗下上市公司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大网新,600797.SH)任职。2001年任浙大网新总裁,2002年至2010年4月任浙大网新董事长,此后担任名誉董事长直到2014年4月。
区块链是什么?
陈纯总结了区块链的四个要点:单点发起,全网广播,交叉验证,共同记账。
他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解释,一个村的村民张三向李四借了一百块钱,他通过村里的广播站向全体村民广播了这个信息,全体村民经过点对点的核实之后再把这个信息记载在自己的账本上,这个按照时间顺序记下来的链就是区块链。可回溯,不可篡改,可信。
“不能借用区块链的名义炒币。”陈纯强调,大众理解往往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将区块链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挂钩。在陈纯看来,未来区块链技术在中国最重要的应用空间,是工业制造等领域。
“通过将上游供应商、工厂制造和下游客户等信息上链,区块链以其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点,能够形成新的信用担保,从而缩短信任链条,提升产业链信任协同,提高生产效率。”陈纯说。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使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的新时代转变。
陈纯认为,标准的、融合区块链链上和链下数据协同的模型框架,目前需要研究四个技术点,这些都应是链上链下数据协同的发展方向。第一,大规模高效能点对点网络,围绕区块链应用,陈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区块链本来是点对点传输的,如果网络技术没有突破,区块链系统性能很难提升。第二是模块化安全密码学协议。第三是高性能可编程计算引擎,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来编写智能合约,需要高性能的可编程计算引擎。第四是可定义的数据分发协议。
区块链有什么用?
现阶段,浙江大学区块链研究中心主要从事联盟链和区块链监管等领域的技术研究。
陈纯表示,联盟链产业化应用在国内也很广泛,比如说金融行业、法律领域、医疗领域、能源领域、公益领域等。“国内和国外的区块链应用还是有区别的,西方区块链的发展基本上基于金融创新带动别的行业创新,而中国除了金融创新外,更重要的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
在金融领域,陈纯介绍,2017年,浙商银行推出了业内首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收款链平台”,通过将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上链”为数字凭证,节省了80%的时间成本,降低了50%的融资成本。
区块链和5G融合将会爆发更大的威力。5G的传输过程非常高效,但传输网络不透明,所以需要确认对方的真实身份和信任等级,区块链解决了网上的信任问题,二者融合发展,跨界融通。
陈纯认为,在合理监管的框架下,利用区块链的根本特性,与实体经济、民生、社会治理等相结合,区块链能够成为中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又一利器。
区块链如何监管?
对区块链应用的监管,尤其是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加密货币乱象频出的当下,监管成为业内的关注话题。
陈纯表示,区块链要在中国大规模应用,如果没有好的监管,谁都不敢冒这个风险。“没有一个好的监管,就像马路上没有交警,或者没有红绿灯,是不行的。”
虽然目前区块链监管已初见成效,2019年网信办出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今年已经公布了两批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但监管的道路还非常漫长。
陈纯认为,联盟链更适用于赋能经济建设,因为它的监管相对可控。
公有链本身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不可删除、低成本等特点,如果被用来传播有害信息,会给区块链技术的产业布局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也给监管部门带来很大挑战。但我们也应该支持公有链技术的发展,参与国际竞争。
陈纯认为,介于低信任的公有链和单一高信任的私有链之间的联盟链,是较为合适的选择——联盟链仅允许授权的节点加入网络,在保持一定开放的同时,其实名制和可追溯特点改善了系统信任问题。
陈纯指出,目前区块链监管技术发展有四大趋势:第一是区块链节点的追踪和可视化,第二是联盟链的穿透式监管技术,第三是公有链的主动发现与探测技术,第四是以链治链的体系结构及标准。
“当前的监管应从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只有提供了可靠的区块链技术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才有可能加以应用。我们正在进一步研究,为监管部门提供区块链可监管的解决方案。”陈纯表示。
With OpenAI’s New Programming Agent Making Headlines, Here’s Why MIND of Pepe Is DeFi’s Best AI Agent
The coding community is buzzing with excitement as OpenAI announces the launch of Codex. It’s a clou...
Ripple News: Why XRP Is Winning Institutional Trust?
The post Ripple News: Why XRP Is Winning Institutional Trust?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h Ne...
Is Pi Network Dead? Pi Coin Price Crash Raises Concerns
The post Is Pi Network Dead? Pi Coin Price Crash Raises Concerns appeared first on Coinpedia Fin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