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与 TAOX 双线出击,Bittensor 迎来机构时刻
10 月 10 日,灰度投资(Grayscale Investments)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了 Bittensor Trust (TAO) 的 Form 10 注册声明,为这只以 AI 为核心的加密资产信托迈向合规化和公开市场打开了大门。若获批准,信托份额的私募持有期将由 12 个月缩短至 6 个月,这意味着早期投资者将更快获得流动性,也为机构资金入场创造了条件。
几天后,美股上市公司 TAO Synergies Inc.(纳斯达克代码:TAOX)宣布完成 1100 万美元私募融资,投资方包括 TAO 策略顾问 James Altucher,以及灰度母公司 DCG。这一消息迅速点燃市场信心——在过去一周里,TAO 价格从 290 美元攀升至 457 美元,涨幅超过 50%。
在 AI 成为华尔街最强叙事之一的当下,TAO 正逐渐被视为连接受监管金融与去中心化 AI 网络之间的桥梁。市场情绪高涨,交易活跃度攀升,TAO 不仅成为机构视野中的「AI 新标的」,有望创下 2024 年 4 月以来的历史新高。
所谓 Form 10,是美国《1934 年证券交易法》第 12(g) 条下的注册文件,全称 General Form for Registration of Securities。当一家信托或基金产品向 SEC 提交 Form 10 并获受理后,便意味着它从「私募信托」升级为「SEC 报告公司」(Reporting Company),需履行与上市公司相同的信息披露义务——包括定期提交 10-K(年报)、10-Q(季报)以及 8-K(临时报告)。换句话说,一旦 Form 10 生效,TAO 信托将首次被正式纳入美国主流证券监管体系。
与灰度旗下的比特币信托(GBTC)、以太坊信托(ETHE)类似,TAO 信托的目标是登陆 OTC Markets 场外交易市场,让传统投资者可以通过券商账户直接配置该资产。回顾灰度的路径:GBTC 在 2019 年递交 Form 10,ETHE 于 2020 年跟进,随后两者相继转型为现货 ETF。TAO 如今的动作,正是沿着同一条轨迹前行。
对于 TAO 而言,这一动作的意义有三:
10 月 14 日,美股上市公司 TAO Synergies Inc.(纳斯达克代码:TAOX)宣布完成一项总额 1100 万美元的私募融资,投资方包括 TAO 策略顾问 James Altucher,以及 Bittensor 的早期支持者 Digital Currency Group(DCG)。
公司前身为生物科技企业 Synaptogenix,在今年 7 月完成战略转型后,首次购入 29,899 枚 TAO 代币,总价值约 1000 万美元。截止目前,TAOX 已成为全球最大的 TAO 持有者,其持仓全部纳入企业财库,并计划将代币质押至 Bittensor 主网,以参与网络计算和模型训练、获取长期收益。自 7 月转型以来,公司股价已累计上涨逾三倍,在 DAT 类公司普遍回调的背景下仍表现坚挺。
TAO 策略顾问 James Altucher 表示:「这次融资进一步巩固了 TAO Synergies 的长期战略,不仅包括对 TAO 代币的持有与管理,也包括在 Bittensor 生态中创造收入、积累影响力的机会。我们欢迎 DCG 的加入——它是加密行业的领导者,也是 Bittensor 最早的支持者之一。我们对去中心化智能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 Bittensor 的网络模型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创新与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力。」
链上数据显示,Bittensor 在 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占率已超过 33%。随着机构资金的加速布局,TAO 正逐渐从单纯的「AI 概念币」过渡为具有真实网络价值与现金流模型的基础资产。市场普遍认为,TAOX 与灰度的双重动作,正成为 AI 赛道机构化的重要分水岭。
随着华尔街对 AI 叙事的热度持续升温,从英伟达到 OpenAI,再到 Bittensor,这股 AI 浪潮正迅速蔓延至加密市场,而 TAO 正成为其中的核心受益者。dTAO 的重塑激励机制,首次减半的临近,TAO 有望再次挑战历史新高 1247 美元。在比特币的黄金十年之后,AI 叙事或许将成为下一场资本共识,而 TAO,正站在这个新时代的起点上。
15 亿美元比特币被查获:东南亚「杀猪盘」帝国崩塌背后
本文报道了美英执法部门针对柬埔寨太子集团(Prince Group)跨国犯罪组织及其头目陈志发起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行动。美国司法部(DOJ)查获了近 13 万枚比特币(当时价值约 $150 亿美元),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资金查获纪录。该行动旨在打击遍布东南亚的“杀猪盘”诈骗网络和现代奴隶制诈骗园区。
Hyperliquid 和 Binance 的自动减仓(ADL)机制,谁才是真正的最后防线?
本文分析了在“1011”加密大暴跌引发的 Hyperliquid 与 Binance 公开论战背后,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和中心化交易所(CEX)在风险管理哲学上的根本差异,具体体现在双方自动减仓(ADL)机制的设计和执行方式上。
我们现在炒的还能叫 meme 币吗?
本文分析了在加密市场经历“1011”清算风暴后,BSC Meme 币市场的持续活跃现象,探讨了其行情合理性、Meme 币本质的转变,并呼吁建立有共识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