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实时持仓
$181,944,972,713.62 +0.02%
24H爆仓
$277,992,928.22 +1.08%
恐慌指数:
0%
ETH Gas
现货
交易所

上线币安 Alpha 后币价暴涨,USELESS 有多少老鼠仓?

收藏
分享

作者:Alex Liu,Foresight News

7 月 28 日上午,币安 Alpha 宣布上线 USELESS,其 BSC 链上代币短时升破 0.6 USDT,拉升超 50 %。狂欢背后,背后的风险几何?USELESS 是高控盘代币吗,筹码结构是否健康?

链上分析账号 Onchainmetrics 近日发布长文,围绕 USELESS 展开链上数据分析,以回应关于「Bonk Cabal(阴谋集团)控制全部筹码」的质疑,并通过链上追踪呈现了该项目的真实分布结构与内部钱包行为。

Onchainmetrics 分析所称的「Insider」(老鼠仓)是指在 USELESS 上线最初两个小时内、项目市值 15–30 万美元期间完成买入的地址。这一划定标准不仅会包括项目内部人士,也可能囊括部分「幸运早鸟」用户。

据此分析共识别出 18 个 Insider 钱包以及 300 多个「Insider Descendants」(关联子钱包),构成此次追踪的核心样本。

据统计,目前 18 个 Insider 及其子钱包共计持有 USELESS 总供应量的 16.12%,而后期买入者(共约 2.5 万个地址)则持有剩余的 83.88%。

这也意味着,尽管确有「老鼠仓」在早期大额持仓,但并不存在「Bonk Cabal 控制全部筹码」的集中现象,「绝对垄断供应」的说法并不成立。

进一步对这些 Insider 钱包进行网络结构分析后,去除所有机器人及智能合约地址,识别出多个彼此存在资金关联的「老鼠仓集群」(Cluster)。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重量级 Insider 钱包并不属于某个集群,而是由个体持有。当前最大单一 Insider 钱包持有 2.82% 的供应量,而最大集群的持仓占比为 1.85%。这表明目前的筹码主要集中于少数个体而非有组织团体。

Onchainmetrics 构建了一个综合评估公式,基于持仓体量、历史持币、卖出行为等,评选出 8 个最具代表性的 Insider 钱包,并对其交易行为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显示,这 8 个钱包几乎全部处于「继续持有或加仓」的状态,仅有 1 个钱包出现明显抛售行为。考虑到这些钱包的资产规模普遍达到七位数甚至更高,集体选择「拿住」的行为显得尤为显眼,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对后市的看好。

与个体行为不同,Insider 集群整体处于「逐步派发」阶段。目前流动性主要来自两个集群:Cluster 1(集群 1)剩余 1.9% 的代币、Cluster 12 剩余 0.53%。其他集群要么已经完成派发,要么仍在静默持有中。

USELESS 的代币分布结构虽然并非完美「去中心化」,但整体比许多项目更为分散。以常规项目衡量,这种在经历 1000 倍上涨后依旧保持低抛压的走势并不寻常。

当前大多数抛压主要来自持有约 2.5% 的几个集群,而核心大户则选择继续「拿住」甚至加仓,链上分析机构 Onchainmetrics 总结到:「他们想要更高的价格。」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