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币种:--
平台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老鼠倉、大戶通吃、剝奪空投資格…如何設計個合理的積分制?

收藏
分享

老鼠倉、大戶通吃、空投資格遭剝奪,被積分困住的「擼毛」人們改到氣餒,該如何設計一個合理的積分制?
(前情提要: 全面剖析Ethena第二季積分策略》加成更新後,怎麼將APY突破1,100%
(背景補充: EigenLayer空投太少被罵爆:將多發放100個$EIGEN給超28萬用戶,每人多拿1000鎂?

本文目錄

分制是專案方企圖操縱市場的毒藥手段,今後將不再參與積分類的互動活動,這是一位老 OG 的最新表態,排除積分及刷單類專案是他篩選互動專案的新增準則。

4 月 30 日 EigenLayer 釋出代幣 EIGEN 空投條件後,有關積分空投的爭議就未停歇。當晚正和 EigenLayer 創辦人直播的 Bankless 直播間,甚至關閉了使用者評論。

EigenLayer 除空投份額低於一些使用者的預期、空投代幣分批線性解鎖外,還在領取空投時限制使用者的 IP 地址,導致原本已獲取大量積分的使用者,卻因 IP 地址屬於被封鎖區,而沒有空投領取資格。

EigenLayer 空投爭議將積分制模式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撕開了積分制獎勵的遮羞布,積分制系統下隱藏已久的老鼠倉、縮水、增發等問題也集中爆發。

抵制積分類活動的情緒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漲,拒絕參與積分類活動言論開始加密社群蔓延。Compound 創辦人發聲 「積分時代終結了」,「空投鼻祖」 創辦人建議專案 「發行代幣而不是積分」,曾經火熱追捧的積分制在風評上似乎已走向了衰落。

備受爭議的 「積分制」:縮水、老鼠倉、大戶的遊戲、計算規則不透明

在 Eigenlayer 空投風波之前,積分制就已爆出多個爭議問題:老鼠倉、縮水烏龍、PUA 使用者、大戶的遊戲、規則不透明等不滿聲音訊出,Eigenlayer 爭議風波只不過將積分制隱藏的已久問題呈現在臺前。

「老鼠倉」、大戶的遊戲是被詬病最多的問題。

就拿 Eigenlayer 空投來說,4 月 30 日才宣佈其空投快照日期是 3 月 15 日,但是有多個大戶地址似乎像是提前知道內幕訊息一般,在空投快照發生後的第二天就 「巧合」 地轉出了所有存入代幣。

如傳奇交易員 GSR 剛好就在 Eigenlayer 快照一天後的 3 月 16 日將自己價值 700 萬美元的 wBETH 轉出;Binance 新注資的錢包同樣在 3 月 16 日將存入在 EigenLayer 價值 1300 萬美元的 wBETH 全部提取了出來。

這些詭異的精準轉出時間讓使用者不得不懷疑這些人是有內幕訊息的。

將積分制發揚光大的 Layer2 網路 Blast 曾被社群使用者指出,Blast 曾未做出任何公告或公示的情況下,給某些 Dapp 偷偷增發了大量黃金積分。

因積分火爆一時的去中心化 GPU 專案 io.net,在 4 月被使用者質疑存在積分老鼠倉,專案方和 VC 等機構疑似偽裝成普通使用者在聯合偷挖積分。

另外,積分制專案由於計算規則不透明、不清晰導致的積分縮水、資料出錯、PUA 使用者等問題頻出。

同樣是發生在 io.net 官方升級系統後,多位 GPU 挖礦使用者發現其平臺積分資料顯示錯誤。隨後官方表示,網站顯示的積分值僅來自內部測試,這些測試是根據過去的部分快照和部分佔位值,並不反應使用者的 Ignition 獎勵計劃中的真實積分,已在著手解決。不過,現今 io.net 的積分資料混亂、多卡被視為單卡計算等問題仍未解決。

2 月,再質押協議 EtherFi 陷入 「積分縮水和偷積分」 的爭議,有社群成員反應,質押數和質押時間相同情況下,與再質押協議 Renzo 相比,EtherFi 較 Renzo 少了約 10% 的 Eigenlayer 積分。官方回覆稱,協議主頁顯示的積分資料確實有誤,使用者實際所獲得的 EigenLayer 積分比當前錯誤顯示的資料要高很多。

3 月,Blast 主網上線釋出的新積分玩法 「口碑翻車」 被指 PUA。新規則要求使用者將 ETH 積分遷移至主網,可享受 10 倍膨脹,但是使用者遷移需支付 Gas 費大約在 50 美元上下,對於小散使用者來說成本過高,且使用者遷移後發現膨脹係數是 0-10 倍的隨機數。

儘管後來 Blast 官方表示是 UI 計算錯了,漏洞已修復,但也給留下了積分計算規則不透明的詬病。

但對於未遷移至主網的使用者,意味著積分不再有翻倍的機會,原有的積分價值將會被稀釋貶值。如果想要推出需將資金提現至主網後,再等待十幾天之後才能操作,導致參與的使用者騎虎難下,不繼續放錢和當 「黑奴」 去互動 Dapp,你的積分就其它人稀釋。

有社群成員表示,Blast 把使用者帶上一輛下不來的車,不僅抹殺了他們的前期貢獻,讓他們真金白銀挖出來的積分被稀釋,還要承擔新專案 Rug 等資金風險。有網友形容,Blast 主網積分的玩法,相當於你丈母孃說結婚十萬彩禮就可以了,但等到結婚前一晚,女方突然說再加點錢吧。

另外,由於現今的積分制多是以存入的資金體量和時間維度來計算,大戶的資金實力可形成了單方面的碾壓,顯然已成為 「大戶的遊戲」。在 EigenLayer 的空投中,孫宇晨一個人的 EIGEN 空投數量就有 355 萬個,而第一季空投總數量為 8350 萬枚,其個人佔比高達 4.26%。

延伸閱讀: 頂級加密投資a16z解釋:我們為什麼投資EigenLayer?

關於現今專案的積分制活動,加密使用者 @sunlc_crypto 在社交媒體表示,所有刷單類、積分類的專案,接下去也不準備參與了。所有人都拼命刷交易量卷積分,但最終規則解釋權完全在專案方手中,積分怎麼兌換代幣,甚至是不是按照積分來兌換都是專案方說了算。

積分制爭議背後:投入產出不成正比

現階段,大部分專案的積分制玩法大同小異,主要集中在簡單的 「拉人頭、存資金、賺積分、爭取空投」 的階段,氾濫成災的積分玩法已出現審美疲勞甚至被唱衰。

加密專案運營從業者 Ken(化名)在接受 ChainCatcher 採訪時表示,積分制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它的本質是讓使用者與專案進行更積極的互動,以換取積分,將定性衡量標準轉化為可量化的指標。如果使用得當,積分是收集有關該專案的相關社群資訊的好方法。

「現階段的 Web3 積分爭議背後是,使用者投入與產出比不成正比的矛盾。」Ken 解釋道,積分體系設計的核心在於,達到平臺的投入產出和使用者的投入產出之間的平衡。

在 Web2 世界,積分體系設計,最重要的就是兩部分:積分從哪裡來,積分又到哪裡去,也就是積分的獲取和積分的消耗。

站在平臺的角度,積分體系設計的核心,是平臺想讓使用者做什麼,就設定對應積分獎勵任務,使用者完成即可得到對應的獎勵。積分發放到使用者帳戶之後,要想辦法引導使用者把積分消耗掉,在消耗的同時繼續帶來產出,給平臺增加更多營收。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積分的價值感是第一位,也就是積分可以兌換的東西有沒有價值,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以及為了獲取積分付出的時間精力成本,和積分兌換的價值是否相匹配。

在當前 Web3 世界,積分制主要是專案方藉助代幣空投預期,用於獲客和吸引資金的激勵工具。使用者需要拉人頭、互動、存入資金,賺取積分然後博取一個可能的空投機會,且這個機會不是 100% 確定的。專案方通過積分機制收穫的是實實在在的 TVL 和使用者資料,估值也隨之水漲船高。

加密使用者 0xminion 曾在社交媒體表示,專案方的積分在暗示使用者,來我們這裡耕種吧,我們很快就會有代幣了,如果你讓我們的指標看起來不錯,並冒險嘗試我們的產品,就可以積累一些積分;有些積分不歡迎擼毛使用者,但很高興您來存款並試用我們的產品,但會將您從代幣空投資格中剔除。

如近日 Solana 生態衍生品 Drift Protocol,在推出積分交易活動數月後開啟空投,但空投參考依據卻並未根據積分,而是分給 OG 使用者,早期衝著積分的使用者可謂竹籃打水一場空,還有潛在的資金時間成本。

此外,現在的積分制主要是以存款或者交易量為主,這些積分的獲取是基於資產數量、參與時長、資金規模和交易次數等指標,且有著一定的提款限制週期,即使用者相比以往空投形式需要更高的時間和資金成本。以至於在積分制下,擼毛使用者最終獲得的空投收益可能並不比之前高,計算最終的投入與產出比甚至是虧損狀態,也就是常說的被 「反擼」。

社群有使用者吐槽,積分制就是專案方在空投套白狼的毒藥,藉助積分制空投預期,吸引了一批使用者和 TVL,專案方的估值得以不斷升高,獲得更多投資,在這個過程中專案方的成本為 0,即使是後來有部分空投,但這些代幣發行專案方並未花費任何成本,而使用者投入的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精力和時間。

使用者最終獲得的積分空投收益與投入產出比不匹配,才是積分制被詬病的根本。

另外,現階段的專案方由於積分帶來的大規模私募和高 FDV 空投模式,讓使用者最終獲得的空投代幣總價值遠遠低於預期,上線代幣便跌跌不休,最終收益算下來,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圍繞積分制衍生出的生意經

正因為是 「空手套白狼」 的遊戲,而且有成功的案例在前,對於專案方來說,積分制依舊是值得嘗試的手段。

去 12 月,Pacman 推出的質押網路 Blast 採取積分激勵策略,通過一系列邀請使用者裂變手段與明牌空投的積分系統激勵,協議上線 1 天 TVL 就突破了 1 億美元,三個月內吸引了高達 23 億美元的鉅額資金,Blast 正式開啟了積分制熱潮的序幕。

越來越多的 Web3 專案開始加入採用積分獎勵的大軍中,紛紛推出自己的積分 Points 激勵運營增長策略,使用者通過參與指定的一些任務就可以獲得積分,而積分越高後面獲得空投的概率和數量將會越大。

如 Layer2 網路已發幣專案 Arbitrum、Starknet、及未發幣的 Scroll 和 Linea 等;Solana 生態內的交易所 Backpack、衍生品 Drift、AI 產品 io.net;比特幣生態 Layer2 網路 B²Network、BounceBit 等;而 Eigenlayer 再質押概念的興起,更是把積分制的熱度推至新高潮,圍繞著挖 Eigenlayer 的積分為核心,Renzo、Puffer Finance、Eigenpie、Swell、KelpDao、Ether.Fi 等再質押專案展開了積分套娃大戰,可雙挖或一魚多吃等。

今年 2 月 The Block 就曾報導,市場上已有 14 個專案發行了超 1115 億個積分。

在積分的炒作熱潮下,部分專案方看到了創業的機會,衍生出了專門的積分交易平臺、第三方積分設計等積分金融 PointFi 產品。

4 月,加密 KOL@MrBlock 發文提示,積分市場會是下一個代幣市場,提醒使用者不要錯過。去年 12 月,積分交易 OTC 市場 Whales Market 建立,支援使用者將其賺取的積分以點對點方式進行交易,解決了積分如何定價問題。

延伸閱讀: WHALES創辦人將「募集的16萬枚SOL」全轉入幣安,社群炸鍋 他怎麼解釋?

如 Blast 積分現報價為 0.00009 美元,Eigenlayer 代幣上線前的積分價格為 0.198 美元,BounceBit 的積分價格為 0.012 美元。根據 Dune 資料顯示,截至 5 月 10 日,Whales Market 平臺已完成地交易量約 1.1 億美元,使用者數超 3 萬人。

目前,積分交易平臺還有 Michi Protocol、PointMarket、以及將積分未來收益代幣化的 Pendle 等產品。還有針對積分設計的第三方產品,如鏈上積分管理工具 Stack,在 3 月完成由 Archetype 領投的 3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Web3 聲譽平臺 Trusta Labs 也正在著手構建公正可審計的第三方積分平臺,讓有積分需求的專案方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釋出自己的積分等。

積分交易市場的出現,使得使用者獲取的積分能得到價格發現,再結合專案明確的積分獲取制度,能夠預估出大致的潛在收益率,使使用者也可以再早期通過交易平臺鎖定積分利潤,避免被 「反擼」。

如何設計一個合理的積分制?

關於積分被詬病的規則不透明,加密使用者 Yelo(化名)在接受 ChainCatcher 表示,現今 Web3 領域的積分系統多為專案方自己設計和發行的,積分是鏈下的,這意味著積分系統專案方可以隨意調整;且積分供應也可以無限量的,積分使用及兌換的方式也可以修改,即積分的最終解釋權及用途都歸專案方發行人控制。

鏈上聲譽平臺 Trusta Labs CTO Simon 也曾在採訪中表示:

「鏈下積分基於中心化的專案方資料庫來統計和儲存,確實存在不良專案方在虛假帳戶,虛假積分上進行老鼠倉的可能。同時,整個積分發行總量,後續 Token 兌換比例和方式也從未像 TGE 那樣確定和公開。」

針對這個問題,可以通過積分上鏈或者第三方監督平臺來實現,從而使系統中積分的總分配以及分配方法的歷史記錄變得透明,現市場上已有積分上鏈產品,如 Stack 可以將積分以 ERC20 方式上鏈,支援溯源每一個積分分配資料等。

他還強調到,專案方在設計積分系統時需注意對不同的獎勵行為設定不同的權重,比如 Blast 和 Eigenlayer 這類純質押資金激勵式積分中,排名靠前的都是資金投入雄厚的大戶,這種方式會將大量長尾願意參與的真實使用者拒之門外,未必能獲得專案在社群內的廣泛支援。

另外,在積分的使用場景方面,加密使用者 Nancy(匿名)在 ChainCatcher 本次採訪中回覆到,現階段 Web3 實際的積分用途比較單一,除了能用於博取空投,兌換代幣外,沒有任何其它可使用的場景。在 Web2 世界,積分有多種用途,除兌換商品外,還可以享受折扣或者其它福利等。

「Web3 專案的積分是不是可以被設計用於各種型別的獎勵,從折扣、產品福利,到專案的所有權、治理權,再到可以通過其直接影響收入等。」Nancy 建議道。

關於如何設計一個合理的積分系統,加密機構 Archetype VC 研究員 Katiewav 曾發文表示,專案積分系統的主要目標應該是鼓勵產品使用,而不是鼓勵積分積累。

確保積分計劃最終能將使用者帶回自己的產品生態系統,是成功啟動積分增長驅動飛輪的關鍵,而不是鼓勵積分空投這種潛在的流失使用者行為,將積分直接轉化為產品的優勢,幫助產品回饋、改進和測試特定功能才是長久之路。

她舉例道,社交平臺 Farcaster Warps 就是一個例子,在該平臺上獲得的積分可以用作送給其他使用者的禮物,或用於平臺內購買 NFT 時打折,積分的這種明確使用場景降低了投機者參與的風險。

?相關報導?

通篇新概念,如何正確理解EigenLayer白皮書中的術語?

EigenLayer第一批AVS能提供哪些真實用例?

空投不能轉讓,EigenLayer 的「監管藉口」是什麼?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