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区块链入门023 | 比特币挖矿浪费电,有意义吗?
白话区块链
从入门到精通,看我就够了!
「白话区块链入门系列」是针对新入门用户推出的一档区块链科普系列栏目,让零基础的小伙伴也能轻松入门,欢迎大家在文末点赞留言,说说你最想了解的区块链小知识,参与有奖哦!
作者 | 黄大仙
出品|白话区块链(ID:hellobtc)
虽然比特币已走过了十年春秋,但仍包含巨大争议。一个被人诟病最多的地方,就是比特币通过PoW机制挖矿,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是对地球资源的巨大浪费。
这听起来似乎有理有据,但比特币挖矿真的是对地球资源的巨大浪费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比特币挖矿的意义。
01
比特币挖矿的意义
(图片来源:fedotov)
通俗地说,区块链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账本。「记账」工作本身非常简单,就是把真实、有效的转账记录,如实地写入账本里。
区块链账本公开透明,人人都可以记账。问题是,我可以记账,但我为什么要帮你记账?
传统银行要发工资招人完成记账,比特币系统通过比特币激励招矿工完成记账。
“怎样记账才最合适”,即采取什么共识机制,中本聪设计比特币时,采用了PoW机制,矿工公平竞争,争夺比特币网络的记账权。
那比特币「挖矿」有没有意义?
对于比特币系统而言,需要有人来参与完成记账工作,挖矿是分配记账权的一种方式。
对于比特币矿工而言,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购买矿机、搭建矿场,参与挖矿就是要赚取系统奖励的比特币,博取利润。
02
为什么选择PoW?
有奖励才有动力,但奖励公平才能持续努力。
比特币的PoW机制,证明工作量的是算力。每一道题,只能靠矿机计算,算得快、算得多不代表算得准,付出算力的矿工都有机会获得奖励,但谁算得越快,谁就越有可能获得奖励。
确定性和随机性都得到了保证,非常公平。因此,比特币系统公平合理地分配了系统的记账权,将记账权给了认真工作的矿工手上。
公平地分配奖励,是系统持续稳定运转的前提。采用PoW机制的比特币,整个网络平稳地运行了将近10年(比特币白皮书发布于2008年,但最早的比特币是2009年1月份由中本聪挖出)。
03
挖矿是对地球资源的巨大浪费吗?
比特币采取PoW机制挖矿,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比特币挖矿,是对地球资源的巨大浪费吗?
首先,矿工是逐利的,不会跑到电费高的地方去挖矿。为了便宜的电费,很多矿场使用的是用那些原本就没人用的“弃电”。因为没人用,电价才便宜。
当然,也有很多矿场建立在电力资源丰富的区域,因为这些地方电力供大于求,价格便宜。
根据CoinShares Research的最新调查报告,至少77.6%的比特币挖矿使用的是可再生能源。
其次,矿工自愿参与,合法买电,合规用电,自负盈亏,完全是市场行为。
最后,比特币挖矿消耗的能源,相比于其他用电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根据英国《经济学人》今年7月9日的报道,当前比特币挖矿每年消耗约22太瓦时的能源。
正如《比特币是骗局吗?揭秘关于比特币的几大误解》一文提到的,每年花在挖矿和回收黄金上的能源是138太瓦时,全球银行系统每年花费650太瓦时。和这些行业相比,比特币消耗的能源几乎可以忽略。
05
结语
比特币网络运行了将近十年,现在仍在稳定运行,这说明PoW机制是有效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PoW机制是完美的。比特币算力越来越集中化,能源消耗虽然占比不大但也在逐年上升......
关于比特币的挖矿机制,你怎么看呢?有没有更先进的共识机制呢?
「白话区块链入门系列」互动有奖
本文发布2小时内的第1位精选留言,奖励8.8元红包;
指出本文事例、逻辑等重大错误、并提出优秀建议的留言,一经采纳,奖励50元;
本系列接受读者投稿,录用稿件每篇奖励300元。后台回复「投稿」获取详细信息。
往期内容精选
♢007 比特币是“庞氏骗局”吗?
♢010 相比这个事,“BCH分叉”只是小case!那么什么是分叉?
★后台回复「入门」获取完整目录!★
——End——
『声明: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白话区块链立场,亦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亲,给「白话区块链」加个“星标”
? 不错过重要推送哦 ?
亲,您点个 再走吧~
4月份链游报告:日活数降至年度低点,融资额环比下降69%
作者:Dappradar编译:Felix, PANews(本文有所删改)4 月份,区块链游戏的发展态势喜忧参半。用户活跃度下降,资金投入放缓,市场注意力转向了 AI 和现实世界资产。但在表象之下,...
大陆资产在香港发行RWA有哪些限制?
最近,飒姐团队持续接到大量的RWA项目咨询,底层资产也是千奇百怪,有做农产品的,有做房地产的,有做贵金属的,甚至还有一些个听起来很是迷幻的纯概念项目的……其实飒姐团队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明确,在我国9...
Movement 风波背后:万字剖析项目方、做市商与 VC 的博弈与破局
加密市场正深陷“囚徒困境”,项目方、做市商与 VC 在流动性短缺、透明度缺失的生态中相互博弈,如何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