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aker的十个冷知识:晦涩难懂的代码是刻意的
1.MakerDAO一开始准备在比特股上启动在2014年以太坊出现之前,MakerDAO的创始人是比特股社区的活跃成员,探索在BitShares平台上推出稳定币Dai。但后来发现比特股网络不够支撑一个复杂的金融系统,满足灵活强健的治理和风险管理,而选择了以太坊平台。
2.Dai诞生于以太坊测试网发布前Dai的最早雏形诞生于2015年3月,这个时间点比以太坊测试网的正式发布还要早两个月。创始人Rune在Reddit上与以太坊社区的成员包括Vitalik分享了协议的设计、合约代码以及测试前端。
3.Dai命名前有几个其它版本MakerDAO成立时,懂中文的创始人Rune决定用一个中文名称来命名Maker的稳定币。第一个想法是JIAO,意味着“交换”,北宋的交子也是世界上最早纸币,但是很快JIAO就被放弃了,因为不言而喻的联想。最终,名字锁定为Dai,意味着借贷。Dai足够简短只有3个字母,而且加密货币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也叫Wei Dai。Dai在斯拉夫语中的意思是“给予”,在许多亚洲语言中,Dai的含义也是与金融息息相关。
4.Maker社区是以太坊DAO分叉的早期支持者在2016年7月的DAO攻击事件发生后,MakerDAO和DigixDAO社区发表联合声明,支持受到攻击的网络硬分叉为今天的以太坊。
5.Dai最初锚定的是特别提款权,而非美元在最初的设计中,Dai的价格并非锚定美元,而是尝试锚定特别提款权(SDR),但后来设计者逐渐认识到与世界货币美元相比,SDR的波动更大,并没有成为广为使用的标准,于是选择锚定美元,沿用至今。
6.Maker开发了以太坊上最早的DEX以太坊上最早的DEX是什么?答案是OasisDEX,这是一个早于EtherDelta的去中心化交易协议,完全链上撮合结算,并成为Uniswap,dYdX等平台的早期流动性来源。
7.Maker开发了最广为使用的WETH目前大家广为使用的ERC20格式的ETH->WETH(Wrapped ETH),来自于Maker的开发团队。
8.Maker晦涩难懂的代码是刻意的很多研究Maker协议的开发者往往惊讶于其复杂几乎晦涩的术语。实际上,这一复杂性是有意为之。变量名不同的字母长度以及词性,严格清晰对应着不同的方程和模块。
9.Maker是首个经过形式化验证的去中心化协议代码的形式化验证通常是针对工程系统中最关键的软件,比如被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中,保证关键安全功能的准确性。由于区块链的高风险和不可篡改的性质,在初始部署后无法轻松修改软件漏洞,形式化验证智能合约已成为以太坊生态系统中的标准。2018年9月,Maker协议成为首个通过形式化验证的去中心化协议。
10.Maker已连续5年每周举行公开治理会议
Maple Finance推出50万美元USDC激励计划,庆祝TVL突破10亿美元大关
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平台Maple Finance今日宣布,其总锁仓量(TVL)已突破10亿美元。为庆祝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Maple推出了一项为期一个月的限时激励计划,向用户发放高达50万美元USDC...

边缘之光,秩序蝶变:由 JuCoin 发起 JuChain 公链共建峰会定档曼谷,核心协议 Butterfly 即将引领新纪元
Web3 AI 原生开发平台 Morpheus,发布首个智能体友好dApp“Morpheus Ostraka”
AI 原生协议构建模式的实战落地将为整个 AI 加密行业带来新的可能,重新定义社会生产关系将不再是一句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