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BCH历次分叉之争
BCH网络预计于2020年11月15日进行一次硬分叉。10月28日,OKEx公布Bitcoin Cash(BCH)分叉资产处理方案:OKEx将于11月15日21:00-21:05(HKT)期间对原BCH账户进行快照,等分叉完成后选择价格较高链继承BCH的命名,另外一条链的代币将按1:1空投到用户资金账户。公告发出之后,BCH应声上涨。
为完善系统,BCH每半年进行一次硬分叉升级,自2017年8月诞生以来,自2017年8月诞生以来,BCH已经历了数次硬分叉升级,2018年11月16日BCH正式硬分叉为BCHABC和BCHSV。11月15日,它将再次面临一分为二的境地。那么,它的历次分叉原因究竟为何呢?
一、BTC、BCH、BSV诞生始末
2008年,中本聪发表了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陈述了他对电子货币的新设想——比特币就此面世。白皮书中构建了一个基于P2P网络传输的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全球的即时电子现金转移,解决了在互联网上产生、存储和传递交换价值问题。2009年1月3日,比特币创世区块诞生。比特币最初仅仅在极客圈子流行,经过几年的发展,比特币逐步走入大众视野,用户群体不断扩大,币价也水涨船高。
然而从2013 年下半年开始,许多用户反映自己的交易被延后了许久才得以执行。经观察发现,这是因为当时比特币已经无法及时处理网络相关信息所导致的。比特币系统每10分钟向区块链添加一个块,然而在1MB区块大小的限制下,每一个块内可存储的交易十分有限,从而限制了整个交易的吞吐量。比特币网络开始出现拥堵、手续费过高、交易长时间无法打包等情况。当时比特币每秒大约可以处理4-7笔交易,如果跟全球支付网络Visa、美国运通或PayPal等相比的话,Visa在2013年的圣诞季每秒需处理4.7笔交易。显然,BTC当时的交易效率难以担负起现金支付的功能。
2015年,在比特币社区中出现了扩容的声音,矿工支持扩大比特币的区块来增加交易容量,而以核心开发者Core为代表的小区块者们认为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主张用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的方式缓解比特币的拥堵问题。矿工,开发组,用户之间的博弈相对混乱,比特币社区围绕扩容问题争论了三年之久,社区矛盾逐渐无法调和,同时硬分叉的声音也愈演愈烈。
最终在2017年8月1日,矿工在区块高度 478558 执行硬分叉,6小时后,ViaBTC矿池成功挖出了第一个比特现金(BitcoinCash)的区块 (nr 478559),比特币社区自此一分为二 。 比特币现金承接了比特币的交易数据,但是删除了隔离见证,区块上限升级为8M(后升级为32M),致力于通过链上扩容的方式解决比特币系统中区块拥堵和手续费高等问题,随后按照比特币 1:1 的比例向比特币持有者分发BCH。为完善系统,BCH每半年进行一次硬分叉,此后BCH历经几次升级,系统逐步走向稳定,市值进入加密资产前十。
2018年4月,BCH社区发布了中期发展路线图,表示将对BCH进行技术升级和完善。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扩容,将区块大小变为32MB(在5月份已经完成);一个是添加或重新激活几个比特币脚本操作码(op代码),以便让BCH网络拥有和以太坊一样的智能合约应用,从而扩展BCH的更多的应用。
然而自称中本聪的澳洲科学家CW明确反对该计划,他认为比特币在0.1版本就建立了牢固的基石,BCH需要做的仅仅是:1)扩大容量;2)锁定协议,并宣称要”彻底锁死比特币底层协议并扩容至128MB”。为此成立一个名叫Nchain的项目,并于 2018年8月16日创建BSV节点客户端,扬言将在BCH协议上上实施名为Bitcoin Satoshi Vision(BSV)的分叉币,目标是恢复比特币原始协议。
在两大阵营唇枪舌剑几轮交锋之后,矛盾再次到达了极致,无法协调。 2018年11月16日BCH正式硬分叉为BCHABC和BCHSV。 这次分叉导致了共识分裂,主流币种暴跌。此后,BSV 在2019年 7 月 24 日进行了“硬分叉”,把区块大小从128MB提升到2GB,高于其他任何的区块链项目。并且升级之后的数天时间里,BSV链上成功挖出256MB大小的区块,刷新了公链挖出的最大区块世界纪录。
(BCH分叉时间线图)
至此,比特币阵营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二、BTC、BCH、BSV的机制设计和战略愿景
软硬分叉之争只是表象,本质上是路线之争。
BTC:
Core坚持1M区块大小,以保证较低的全节点门槛,即使一台普通电脑也可以运行一个全节点,更加去中心化。主张用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的方式缓解比特币的拥堵问题。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都属于区块链扩容方案的内容,简单来说,隔离见证指将一笔交易的信息拆分开来,只将部分重要信息记录在区块链中,以减小每笔交易的大小,提高每个区块中处理的交易的数量。闪电网络是采用将部分交易放在链下处理,交易双方在一段时间内的交易只由双方记录,待一段时间后再将最终交易结果广播到其他节点,在区块链中记录下来。这样多笔交易实际上只需要记录一次就够了,适用于频繁、小额交易。
2017年8月,以Core为主导的BTC正式激活隔离见证功能进行扩容,2017年12月,闪电网络也成功部署在比特币主网。
据1ml.com数据统计,截至11月14日,比特币闪电网络的承载能力为1038.63个BTC;节点数量为14574个,在过去30天上涨了2.91%;有35288个通道,在过去30天下降了2.2%。对比2019年4月19日的数据,当时比特币闪电网络的承载能力为1063.42个BTC,节点数量8065个,通道数量为38637个。一年过去,比特币闪电网络节点数量增长了80%,但通道数量和网络承载BTC不升反跌,发展乏力。
(BTC闪电网络数据,图片来源于1ml.com)
BTC依然无法摆脱拥堵和高手续费问题,难以担负起现金“支付”这个最为重要的功能,走上“电子黄金”的储值道路。
BCH:
BCH扩展1M的区块大小为32M,坚持链上扩容路线。并重新启用一批OP-codes,该操作码将允许创建不同类型的元数据,如具有代表性的代币以及执行智能合约,用户可以在上面创建一些复杂的应用程序,探索将支付和应用融为一体的道路。然而虫洞和哥白尼开发团队的解散,宣告了智能合约方向上暂时的失败与告一段落。从近期BCH的发展路线来看,又有回归纯粹“电子现金”的意图。
(加密通证ATM柱状图,图片来源于coinatmradar)
ATM机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包括加密通证兑换提现、加密通证购买和现金转账等服务。截至2020年4月8日,全球范围内加密ATM机共11963台。目前全球提供BCH的取款或存取款服务的ATM机共有3821台,约占全部加密币ATM机的32%,排在所有加密币ATM总数量的第4位。而提供BTC的取款或存取款服务的ATM机共有11953台,约占全部加密币ATM机的99.9%。BCH在支付共识度上仍远低于BTC。BSV:
BSV 在2019年 7 月 24 日进行了“硬分叉”,把区块大小从128MB提升到2GB。而在创世升级中,它完全移除了关于硬上线的概念,所以Bsv又被称为无限扩容,理论上bsv可以产生超大的区块。在解除区块上限之后,Bsv为大规模存储打下了基础,可以把更多东西更快的都存到 Metanet 网络 上。BSv的愿景是创造可以供企业应用使用的全球公开数据账本的区块链,想吸引那些想要在一个规范友好的环境中发展的企业和应用程序。它的发展路线是全球账本,对标的是ETH、Cosmos、EOS等底层公链。同时BSV声称拥抱监管,走合规路线。
然而BSV价格因为几次“妖涨”,控盘严重,被称为妖币。自称中本聪的社区领袖CSW 也深陷负面评价之中。
分叉是社区治理中的自由之光,不同派系通过分叉坚持各自的路线,BTC、BCH、BSV也都在各自道路上探索。
三、BCH再次分叉
自2018年11月16日BCH正式硬分叉为BCHABC和BCHSV以来,BCH又经历了3次硬分叉升级。11月15日,它将迎来第7次硬分叉,但不同于往常社群统一战线的安全过渡升级,BCH这次硬分叉后又将面临区块链一分为二的境地。
与此前BCH扩容分歧分叉和BSV路线分歧分叉不同,前两次分叉都属于共识之争,BCH这次分叉却是属于利益之争。 引爆社区矛盾的原因是:BCH 的主开发团队BCH ABC坚持在11月升级中引入“基础设施融资计划”(IFP),它由部分大矿工发起,主要是为了解决开发团队面临的资金问题,要求将BCH区块奖励的8%拨给基础设施发展基金,作为BCH的关键开发资金使用。
开发者收益来源是区块链项目普遍存在的问题。矿工在区块链生态里是明确的参与者和保护者,他们能够获得系统的通证奖励。而开发者承担了整个公链升级和完善工作,却无法直接从系统中获得收入,目前开发者一般是通过社区捐赠或是商业投资的方式获得报酬。
商业投资模式存在股东通过股份获得话语权来控制开发团队的风险,BCHABC团队为了保持自主独立性,拒绝了商业投资的方式,但依靠社区捐赠这种方式获得的资金体量有限,开发资金问题依然是笼罩在BCH发展前路上的难题。
今年1月22日,莱比特矿池创始人江卓尔提出了《比特币现金的基础设施融资计划》,提议在为期六个月的时间里将主要矿池中爆块奖励的12.5%捐赠给专门设立的支持BCH基础设施的基金,为协议开发者提供充足的资金。
这个计划虽然是出于为项目长期良好发展考虑,但触及了矿工们的核心利益,提出不久便遭到社群各方成员的反对,最终未果。另一方面,BCH ABC团队却坚持推进捐赠计划,并在2月18日发文宣布已经将相关代码添加到ABC版本0.21.0客户端内。这一举动进一步激化社区矛盾,BCH早期开发者Freetrader牵头创建了名为BCH Node(下称 BCHN)的全节点,并在该版本内移除了捐赠计划。至此,BCH社区割裂为核心开发团队BCHABC与BCHN两大阵营,BCH也将于第 1605441600 块后面临硬分叉。
正如上次分叉大战两个阵营争夺BCH的正统之名,这次哪个链将继承 BCH 的名字呢?
如果从算力占比的角度来衡量,从最近7天BCH出块数据来看,84.2%的区块由BCHN社区挖出,由BCHA挖出的占0%。不同于上次BCH和BSV算力大战难分伯仲战况激烈,这次分叉双方实力异常悬殊,BCHN看起来似乎已经胜券在握。
(BCH最近7天出块数据,图片来源于cash.coin)
如果BCHN赢得胜利,对于项目发展来说,短期利益让位于长期发展,但困扰社区发展的开发团队资金问题仍然存在,利益之争或许会导致未来链继续分叉。当然,这些只是推测,具体 BCH 会走向何方,还需11月15日拭目以待。
四、分叉的影响
对持币者来说,一方面根据BCH分叉规则,在快照前持有一定数量的BCH,会在新链产生后按照1:1的比例获得相应数量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新链代币。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分叉期间避免转账,因为可能会因重放攻击导致出现丢币的情况发生。BCH硬分叉后,新链与原链拥有相同的交易数据、地址、私钥、交易方式。在硬分叉之前的一种币,会因为分叉而变成两种,只需要下载新链对应的钱包,并且把原链的钱包私钥导入,即可得到等额的新链币。在没有解决重放攻击问题之前,如果在自己钱包里把分叉前的一个BCH 转到一个地址A上,新链钱包内对应的一个新链币也会被转入到地址 A 里面去。因为在分叉前的币会自动被分叉后的两条链都承认是合法的。只要发起一笔交易,另一笔会被同步到区块链网络中去,然后被矿工打包处理,该交易生效。
对矿工来说,BCH、BSV和BTC所使用的工作量证明算法都是SHA256,三个币种的算法共通,矿机共通,算力在三种密码货币网络间是流动的,矿工追求更高收益的动机使得BTC、BCH、BSV有着相近的挖矿日收益。
对比历次分叉币价走势,此次分叉依然可能发生代币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币价的波动可以改变算力流动的方向,如果分叉后分叉币价之和高于 BCH 本身的价格,就会吸引更多算力流入。如果分叉后两种分叉币的币价之和低于 BCH 本身的价格,就会增大算力的流出。
另一方面原本BCH的算力分流到两条链上,这会导致分叉链算力减少,相应也会导致51%攻击成本降低,此时区块链网络的安全风险也会变大。
Ai sẽ là người được lợi trong đợt Bull Run của Bitcoin?
Theo báo cáo của sàn giao dịch OKEx trong thời kỳ Bull Run hiện tại của Bitcoin, những ch...
MCDEX khởi chạy trên mạng thử nghiệm Arbitrum Rollup L2
MCDEX vui mừng thông báo về việc ra mắt testnet của mình trên Arbitrum Rollup, một giải pháp khả năn...
[Tổng kết AMA] Cùng BigcoinVietnam tìm hiểu về Lien.Finance
Vào 11:00 AM - 12:00 PM, thứ tư, ngày 02/12/2020 Lien.Finance và BigcoinVietnam đã tổ chức m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