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链们的DeFi战事:DeFi逃不出以太坊?
来源: 深潮TechFlow ,原题《DeFi逃不出以太坊》
作者:邦尼
高昂的手续费、拥堵的网络、抵触的开发者……以太坊上的当红炸子鸡DeFi仿佛时时在劝退开发者和用户。
尽管多有怨言,但 DeFi仍然离不开以太坊 。
defiprime数据显示,在 242 个DeFi项目里,有197个DeFi部署在以太坊上,而EOS和Bitcoin分别只有 22、23 个DeFi。
为什么其他公链还没有生长出类似于Compoud、Uniswap这样的大热DeFi ? 为什么其他公链上没有形成DeFi生态?
深潮TechFlow归纳有 3 点原因:
- 以太坊作为第一公链,在资产种类、资产总量有着领先优势。
- 其他公链没有像以太坊这样重视DeFi,现在跟风,失去了先机。
- DeFi规模化之后,去中心化治理,从以太坊迁移到其他公链成本难以估量。
以太坊难承其重
如果以太坊网络比做一条马路,那么,此刻的以太坊恐怕就像工作日晚高峰的北京三环,已拥堵不堪。
“现在以太坊拥堵情况,甚至比IC0泡沫还要更严重。” 以太坊研究员Haseeb Qureshi说。
其所言不虚。在2018 年IC0最鼎盛的那段时间,每日单笔交易手续费平均值最高为 5.4 美元,而在 8 月13 日下午 5 点,这个数值已突破前高,变成了 7.4 美元——这比起一个月前的0.5 美元,涨了近 15 倍。
也就是说,用户想要在以太坊网络发起转账,就要支付平均每笔约合 50多块的手续费。如果用户想要在一分钟内完成一笔交易,Gas手续费可能得花 20美金。
按照互联网世界的逻辑,以太坊上DeFi的繁荣几乎是一个反人性的市场行为。 高昂的手续费、反人性的用户体验……一层层在逼退圈内散户和圈外流量。
然而,即便门槛如此,还是有一批淘金客涌入DeFi,原因不外于DeFi能满足他们立马暴富的希望。原因在于DeFi的流动性挖矿以及自动做市商制度(AMM),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从 7 月 17 日开启流动性挖矿至今,YFI 从 34.53 美元涨到最高 12821 美元,一度超过BTC,翻了 371 倍。
Yam Finance(YAM)启动代币分配计划,6 小时入金 2 亿美元。
……
截至 8 月 18 日,DeFi代币总市值已达 115 亿美元,DEX交易量突破 4.04 亿美元,DeFi锁仓资产总价值超过了 62 亿美元。
另一边,手续费也高昂不下。以太坊上最火的DEX(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在过去一个月内手续费超过 700 万美元。
DeFi的火爆引起了以太坊开发者的警觉。
“高昂的Gas费是链上治理系统的一个严重威胁,尤其是那些优化不良的体系。” 以太坊开发者Philippe Castonguay发推称,如果人们必须支付200美元的交易费来投票,大多数用户将不会参与。而这只会导致鲸鱼变得更富有,因为只有他们能参与质押,只有他们能交易,只有他们能投票。
以太坊创始人V神(Vitalik Buterin)也表示, DeFi还不错,但很多人低估了智能合约的风险 ,DeFi的利率比传统银行的利率要高很多,这意味着DeFi 产品的风险也要大很多,“崩溃”的几率也要高得多。
然而, 高昂的手续费、拥堵的网络、抵触的开发者……这些都无法阻止DeFi在以太坊上的繁荣和茁壮。
DEFI PULSE数据显示,锁定价值排名前 38 的DeFi应用有 37 个都在以太坊上。用现代互联网的说法,DeFi应用被以太坊“屠榜”了。
为什么非得是以太坊?难道没有别的好用的公链了吗? 毕竟,在DeFi 火爆行情的刺激下,以太币在一个月已经涨了 75%。其他公链的社区和开发者,面对币值和市值大涨,难道不眼红不心动吗?
公链们的DeFi梦
北京时间 8 月 18 日晚上 11点,在延迟 1 小时后,“百倍币工厂”的波场版Uniswap终于上线。
而上线后,不少投资者表示在JustSwap上买到了假币,还有人自嘲:“买土狗都能买到假土狗。”
JustSwap上,1个TRX甚至可以兑换100万个假的ETH
上线 10小时后,JustSwap的成交额突破了 500万美元,而其中不少是由假币贡献的。
波场上的JustSwap还难以与真的Uniwap相提并论。 Debank数据显示,截至 19日晚 7 点,Uniswap 24小时交易量为 2亿美金,是JustSwap的近 40 倍。
早在 1 个月前,波场创始人孙宇晨就宣布了进军DeF未来i的三个决策:上线波场版Uniswap JustSwap、上线USDJJST质押挖矿、进军区块链预言机市场。
波场身上,汇集着诸多想要进军DeFi市场的公链缩影。
“DeFi上的新币有将现在主流币取而代之的趋势。“有投资者称。此言不虚,以DeFi预言机著称的LINK在 2 个月翻了四倍,挤掉LTC、BCH等老牌币,市值排名来到第五的位置。
与百倍千倍币不断涌现的DeFi市场相比,主流币滞涨,与其相关的社群里死气沉沉,有不少投资者提议用DeFi来激活币价。
8 月 15 日,EOS的创始人BM(Daniel Larimer)在推特上表示:“我在2014年创建第一个DeFi平台,DeFi是激发DPOS、TAPOS和高性能数据库和账本结构的必要条件。 EOS是为DeFi设计的。 ”
BM还回复网友称,构建复杂高性能的DeFi,EOS会是更好的选择。以太坊的DeFI需要使用许多难用的组合来弥补交易延迟、gas攻击、重组以及缺乏有序数据库等缺陷。
或许是受到BM话语的刺激,EOS币价直线上升,两天内涨了 25%。
Block.one CEO Brendan Blumer发推表示:EOS将解锁“DeFi技能”。面对他人的戏谑,他回复:舆论炒作通常都是周期性的,EOS主网上的创新应用要比其他生态多,这才是开始。
不只是EOS,另一边, ETC Core创始人James Wo发推称:说到DeFi,ETC可能是最合适的协议之一 ,我们会证明这一点。
与此同时,就连比特币也要参与 DeFi竞赛。DG Lab被称为是比特币世界最具实力的公司,在去年募资了9300万美元。近日,DG Lab宣布进军DeFi,想在闪电网络上运行智能合约。
据不完全统计,在市值排名前20的加密货币里,有一半想要或者正在进军DeFi市场。
但基本上,成规模的DeFi都在以太坊上,其他公链上的DeFi一起合起来,恐怕也难以与以太坊的DeFi生态相匹敌。
为什么DeFi没有在以太坊之外的其他公链上生长起来? 南橘北枳,DeFi一旦离开了以太坊的土壤,就难以生长了吗?
为什么DeFi偏爱以太坊?
几乎每条公链都想拥抱DeFi,但DeFi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拥抱庞然大物。DeFi代币的总市值达到115 亿美元,超过了除以太坊之外的所有公链的市值。
绝大多数DeFi项目都是搭建在 ERC-20上,如Compound、Uniswap、Balancer等。
据defiprime的数据,在 242 个DeFi项目里,有197个DeFi部署在以太坊上,而EOS和Bitcoin分别只有 22、23 个DeFi。
为什么会导致这一现状呢?
“网络效应是主要原因。“ MakerDAO中国区负责人潘超向深潮TechFlow表示,开发资源、合作伙伴都在以太坊,最重要的是美元稳定币都在以太坊上发行。
2017年IC0最疯狂的阶段,大部分募资代币都采用了ERC-20协议生成,海量资产沉淀在以太坊网络上。无需跨链,代币之间互换仅需支付ETH作为转账Gas费即可,AaVE这样的DeFi明星项目也是在那时诞生,可以这样说, 以太坊上IC0的繁荣为DeFi生态的爆发创造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并吸引了众多开发者 。
单链中资产互换的安全与便捷,对冲了交易速度的问题,于是,一系列DEX应运而生。
此外,基于以太坊的稳定币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比如USDT、PAX、BUSD等稳定币都是基于ERC-20协议生成。据以太坊浏览器数据,以太坊上稳定币的流通总市值早已超过了100亿美元。
“EOS上的资产单一,也是阻碍其DeFi生态构建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太坊核心资产是ETH,但其区块链上还有其他大量的ERC-20资产,他们是构成以太坊DeFi生态的重要元素。”OKLink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以太坊 ERC-20标准已发行284494种代币,ERC-721标准已发行6303种代币,EOS总计发行 5497种代币,波场上发行代币为 7746种。
此外,其他公链此前并不重视DeFi。
OKEx Research首席研究员William告诉深潮TechFlow,“不是其他公链上的DeFi没有发展起来,而是在今年DeFi火爆之前,其他公链根本就没有重视DeFi,现在又开始跟风。自去年开始以太坊就在重点发展DeFi,目前以太坊上的DeFi生态已成规模,而其他公链仅仅刚开始。“
这或许是其他公链失去DeFi先机的主要原因,而之前重视发展DeFi的EOS,在2019 年开发了很多DeFi应用,比如Newdex,一度排在所有Dex的第一名,但随着今年中“流动性挖矿”引发的财富效应,巨量资金涌入以太坊上的Dex,Newdex被迅速超越。
在Compound推出“流动性挖矿”模式后,紧接着EOS也推出了自己的流动性挖矿项目DeFis Network(DFS),宣称集Uniswap、Synthetix、Compound和MakerDAO于一体。
然而,DFS因规则机制问题,沦为科学家和投机者的薅羊毛机,不得不在一天内 3 次修改规则。
目前,EOS上的DeFi应用有 PIZZA-USDE、EOSDT、Vigor、Chintai、Defibox、Defix Network等,都难以形成规模。
EOS或许并不像BM口中那样“为DeFi而生”,事实上,除了失去了布局DeFi的先机外,EOS的新人并不友好:新用户在EOS账户创建钱包是需要花钱,而以太坊钱包是免费创建。
而孙宇晨在上个月才宣布波场在DeFi上的 3 大决策,上线波场版Uniswap JustSwap、上线USDJJST质押挖矿、进军区块链预言机市场。“虽迟但到”的孙哥能否赶上DeFi的浪潮,时间会交予答卷。
此外值得关注的还有比原链上的DEX MOV。比原链创始人长铗说,MOV是比原链的DeFi协议蔟,目前在所有DEX中,活跃用户数排名第 5。
最后,DeFi壮大后,变成了去中心化社区,迁徙成本难以估量。
其他公链能重金邀请开发者,比如之前的Dapp大战,波场和EOS重金抢 ETH的开发者,但却抢不来社区和人心。
伴随着以太坊DeFi生态的规模越来越大,治理权交给社区,迁移或许不再只是一个团队能决策的事。
对投资者而言,经历了IC0的破灭和合约“312”事件,对于中心化运作的加密项目恐怕一时难以建立信任。但以太坊之外的大多数公链一直是中心化发展的,比如波场和Justswap之于Justin孙宇晨。
无论如何,各大公链的DeFi战事已经打响,而以太坊依然是DeFi世界中的王者。
此刻的各大公链纷纷摩拳擦掌,进入DeFi的军备竞赛中。除了以上提到的EOS、波场和比原链布局DeFi外,量子链也宣布加入其中。8 月 17 日,量子链宣布设立总额 100 万美元的 DeFi 开发者支持计划,以支持开发者利用 Qtum 量子链开发 DeFi 应用。
在过去的两年里,这些公链一直没能给出众人所期待的杀手级应用。DeFi的火爆,倒逼这些公链进军到币圈为数不多的落地应用上来。
究竟哪条公链能在DeFi战场里跑出来呢? 复盘一下,公链要想把DeFi生态做起来,至少需要满足以下4点:
- 资产种类的沉淀
- 性能稳定,转账费用低廉(起码比以太坊好用)
- 去中心化,得到开发者和用户的信任
- 有财富效应(如同IC0,DeFi暴富效应吸引了投资者)
在这些问题尚未被解决之前,DeFi世界只能一面忍受以太坊的拥堵和高手续费,一面走下去。
*深潮TechFLow提示各位投资者防范追高风险,本文所提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Ai sẽ là người được lợi trong đợt Bull Run của Bitcoin?
Theo báo cáo của sàn giao dịch OKEx trong thời kỳ Bull Run hiện tại của Bitcoin, những ch...
MCDEX khởi chạy trên mạng thử nghiệm Arbitrum Rollup L2
MCDEX vui mừng thông báo về việc ra mắt testnet của mình trên Arbitrum Rollup, một giải pháp khả năn...
[Tổng kết AMA] Cùng BigcoinVietnam tìm hiểu về Lien.Finance
Vào 11:00 AM - 12:00 PM, thứ tư, ngày 02/12/2020 Lien.Finance và BigcoinVietnam đã tổ chức mộ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