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关注:数字人民币的诈骗问题仍需重视
移动支付网消息: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已成蔚然之势。截至2021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超过808.5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亿个,交易金额875.7亿元。
一年一度的315又要来了,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诈骗问题仍然需要旧事重提。
今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强法定数字货币的刑法规制,涉及数字人民币与洗钱犯罪的法律关系,需要刑事法律给予规范和指引。
几大数字人民币诈骗套路
2021年11月,河南省新密市公安机关打掉了全国首例利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洗钱的犯罪团伙,该团伙藏匿于境外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利用数字人民币洗钱、转移赃款。而这并非个例,一段时间内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诈骗、洗钱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利用普通民众对数字人民币缺乏了解,打着“数字人民币”旗号进行诈骗活动。
常见套路:以“假”之名行诈骗之事
假推广:借数字货币开展传销诈骗活动
不法分子建立所谓“数字货币DCEP学习群”,在群里宣传数字货币由“商业银行和私人机构同时进行推广”,私人机构“有多层推广收益”,使用其提供的“E-CNY”收款码就可以参与推广。还可以向朋友和其它商家推广,推广成功就可获得“多层收益”。
此外,不法分子还通过盗用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中官方素材,甚至编造新闻稿、虚拟“与央行签署合作协议”会议场景等,通过各种真真假假的信息混淆消费者视听,骗取消费者的资金后跑路。
假理财:冒用数字人民币名义在资产平台开展交易活动
有个别机构冒用人民银行名义,将相关数字产品冠以“DC/EP”或“DCEP”在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
有些犯罪分子猜准了普通人投机取巧想短期内获得高额收益的心理,利用很多普通人对数字人民币不够了解,推广其“数字人民币”项目具有高额收益。
友情提示,冒用人民银行名义推出“DC/EP”或“DCEP”在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的行为,可能涉及诈骗和传销,请广大公众提高风险意识,不偏信轻信,防范利益受损。
假短信:假冒数字人民币活动链接诈骗
2021年2月12日,苏州留园派出所接到符先生报警,其称自己被短信诈骗了一万元。据民警了解,2月11日,符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发行预约信息登记活动,当时没有参加。
12日,符先生手机就收到了“数字人民币预约登记”的短信,还附带了一个网址链接。因为前一天符先生在朋友圈看到有这个活动,便相信了短信内容,并点开了网址。进入网站后,符先生按照提示信息,填写了自己的银行卡号、余额、密码、身份信息、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随后,系统提示符先生卡内需要有余额一万元,才可以体验数字人民币。当时信以为真的符先生便将10000元人民币转入登记的银行卡内。
事后,冷静下来的符先生才感到事有蹊跷,便查看了自己银行卡余额,却发现卡内的一万元已被转走。
升级套路:利用数字人民币账户“跑分”“洗钱”
2021年11月,一则关于数字人民币诈骗的消息在网上疯传,有人被诈骗分子利用数字人民币轻松转出了几十万。
随后多地公安发布消息,称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或是贷款征信问题,要求事主填写个人信息、录制自拍视频(诈骗分子用于人脸识别)、提供验证码并开启屏幕共享让对方进行远程操作。
随后,诈骗分子利用事主信息开通“数字人民币”账户,并分多次将事主的资金兑换成“数字人民币”后,将“数字人民币”转出到目标账户。
在这些数字人民币诈骗案例之中,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和反诈意识不够。被骗人不仅轻易相信了犯罪分子的说辞,还将自己的人脸信息、验证码甚至“屏幕共享”合盘托出。而在成功骗取用户的银行卡资金之后,犯罪分子误以为新型的支付手段数字人民币拥有“匿名”的特点,于是在网络上租借数字人民币账户进行“跑分”,并利用这些匿名数字人民币账户对资金进行转移,最终被当地公安机关成功破获。
诈骗案例出现之后,数字人民币各运营机构针对数字人民币钱包额度,整体进行了收紧降低,均在四类钱包限额体系之下,设立了各自的额度管理限制。
无论是“理财传销”、“内测邀请”、“钓鱼的红包中签短信”还是“冒充公检法”等,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可以说是与时俱进,而广大群众同样 “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的反诈意识。
数字人民币“反诈”指南
注意“五项提示”
一是数字人民币处于试点阶段,除数字人民币官方活动中签通知的链接外,不要相信和下载安装其它来源的所谓的“数字人民币App”。
二是数字人民币不会在数字人民币App及银行App之外要求您提供注册账号、密码、支付密码等认证信息。
三是数字人民币是法定货币,与纸钞和硬币等价。无论何时何地,提到用数字人民币获利、返现、参与“数字人民币交易所”交易均为欺诈。
四是警惕仿冒应用程序和仿冒银行信息,不要访问或回复仿冒网站、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息,避免感染病毒或泄漏信息。
五是任何人、任何机构与任何组织无权知道您的密码,您可拒绝任何企图索取您数字人民币App登录和交易密码的要求。谨防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和公安机关工作人员骗取密码。
谨防“四个陷阱”
陷阱1:借数字人民币名义开展的炒股、理财、推广、经营活动;
陷阱2:以入会、入股、福利为诱饵邀请加入数字人民币讨论群组;
陷阱3:在数字人民币官方活动之外的App、网站填写个人信息;
陷阱4:电话、网站、手机应用提供的假冒数字人民币App。
牢记“六个不要”
-
不要下载仿冒App、访问仿冒网站;
-
不要轻易加入以数字人民币为名义的讨论群组;
-
不要轻易填写个人信息;
-
不要随意将手机借给他人使用;
-
不要轻易相信来电显示号码;
-
不要加入打着数字人民币旗号的ICO传销组织。
What Will Send Dogecoin Soaring? Analyst Reveals The Key Drivers
Technical analyst Kevin, known on X as @Kev_Capital_TA, highlights what he describes as “a low at th...
STEPN and the Argentina Football Association Announces their latest NFT Drop
Sydney, Australia, 30th April 2025, Chainwire...
Catizen Levels Up Web3 Gaming on T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imoca Brands
Animoca Brands and Catizen united as one to boost Web3 gaming on TON and expanding Telegram’s mi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