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Market cap:$0
0%
FGI:0
0%
Cryptocurrencies:--
Exchanges --
ETH Gas:--
English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报告 | 国内区块链研究概况:学术界发文量井喷式增长,计算机与金融为主要领域

Collect
Share

本文来源: 01区块链 ,原题《国内区块链研究概况:现状、热点及演化》,作者:孙翼

1、区块链技术伴随比特币发展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但早期研究更多关注比特币,2016年以后,国内国际学术界在区块链领域发文量呈井喷式增长,且研究热情不断提升。目前,相关文章可粗略分为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

2、从学科分布角度来看,计算机和金融是区块链研究的主要领域。计算机软件与应用、金融和信息经济三个学科覆盖了区块链相关文章的50%以上,我国区块链相关文章多发表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等期刊上。

3、我国区块链领域高被引文章多发布于2016-2017年,处在区块链研究的早期,且以综述类文章为主,奠定了后续学者研究的基础。

4、通过对区块链相关文章逐年进行关键词网络聚类发现,学界研究热点每年都有所变化,从虚拟货币开始,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且一直紧跟产业界的发展和时事热点。

5、通过对区块链相关文章整体进行关键词网络聚类和时间线聚类发现,2013-2015年研究内容较为分散,且进展较慢;2016-2017年形成了多个研究分支并具备一定规模,各个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2018-2020年内各个研究分支均取得长足进展,区块链整体研究网络逐步完善、研究领域逐步拓展。

6、高校和附属研究院是我国区块链研究的主阵地,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较为活跃。各科研机构依靠自身学科优势,在区块链研究中形成了不同的侧重点和研究体系,涌现出许多科研领军人物和专门的科研团队。

7、中国在区块链领域后续的研究中应当保持现有优势,发掘优秀人才,打造领军团队,加强指导和激励,促进产学合作。

本报告是《链上新趋势: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普查报告(2020)》系列报告(三),后续报告将于近期陆续发布。


目 录


一、区块链发展与学界研究概述

二、期刊文章中区块链研究现状概况

(一)期刊库内区块链文章概况

(二)中文期刊内区块链研究现状与特点

1.区块链相关文章逐年增加,1024会议后有整体增长

2.高被引文章中综述类居多

3.计算机相关期刊录用区块链文章较多

4.人大、清华、中财在区块链相关研究中较为活跃

三、区块链研究热点及演化的洞察

(一)区块链研究热点聚类情况

1.逐年来看,学界研究方向与业界热点相契合

2.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整体知识网络初步形成

(二)主要科研机构研究情况

1.中国人民大学

2.清华大学

3.中央财经大学

四、总结与展望

五、参考文献


区块链最初为大众所关注,便是伴随着比特币的兴起。2008年11月中本聪在“密码朋克”发表了题为《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阐述了一个基于P2P网络、加密算法、时间戳、区块链等技术的电子现金系统构架。这种将交易写入区块并利用密码学方法串联的设计,宣告了区块链技术的诞生。

但作为支撑比特币运行的底层技术,区块链的萌芽要早于比特币的诞生。Leslie Lamport等人1985年提出的拜占庭将军问题(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Stuart Haber与 Scott Stornetta在1991年发表的论文《How to time-stamp a digital document》(《怎样为电子文件添加时间戳》)等,都被看作是区块链思想早期的酝酿,戴伟(Wei Dai)在1998年提出的匿名分布式电子加密货币系统B-money虽然只在小范围内产生了影响,但常被看作是比特币的灵感来源。不过,在比特币诞生之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区块链的关注仅停留在加密货币层面。

直到2014年前后,业界开始认识到区块链技术的重要价值,并尝试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将其用于加密货币外的应用领域。2015年10月,《经济学人》(Economist)杂志发表了《制造信任的机器—比特币背后的技术如何改变世界》(The Trust Machine: How the technology behind the bitcoin could change the world)的封面文章,成为区块链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从该文起,全球各大监管机构、研究机构及商业机构(如摩根士丹利、英国政府、花旗银行等)争相开展“区块链”相关的深入讨论,学界针对区块链相关领域的大规模研究也正式拉开序幕。

我国针对区块链的研究也是从2015年前后开始,之前一直着眼于阐释比特币的运行原理及其内在经济逻辑。2016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谈到央行数字货币相关问题时提及“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可选的技术”,从而引发了金融界对区块链技术的讨论;2016年12月,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中,区块链被写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列为重点加强的战略性前沿技术,推动了学界和产业界的重视。如今,区块链的相关研究已经涉及底层技术、应用场景、技术融合、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站在区块链十二年发展的时间节点上,01区块链通过对国内区块链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希望能更好地回顾和总结区块链的研究热点与动向,为行业中的同仁提供更清晰的参考。“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What about today?”


Part 01 区块链发展与学界研究概述


学界对于区块链的研究正从数字货币拓展到金融、商业、民生、政务等多个领域。2016年3月,袁勇、王飞跃在《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中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区块链技术的整体架构和发展现状,并对区块链的未来应用提出了展望,其中提到:区块链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撑技术,其核心优势是去中心化,能够通过运用数据加密、时间戳、分布式共识和经济激励等手段,在节点无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协调与协作,从而为解决中心化机构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袁勇等人也指出,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时序数据、集体维护、可编程和安全可信等特点,特别适合构建可编程的货币系统、金融系统乃至宏观社会系统,引起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

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外针对区块链的研究可以粗略分为两部分,即区块链的技术研究和区块链的应用研究。技术层面,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区块链涉及密码学应用(加密算法、数字签名、隐私传输等)、分布式系统(共识机制、体系构架)、计算机网络(P2P架构)、数据库以及编程(智能合约)等。在这些技术领域陆续产生了很多研究热点与细分方向,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目前仍有众多技术难题亟待攻克。应用层面,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国一直较为重视区块链的实际应用价值,在区块链应用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2019年“1024会议”和2020年将区块链列入“新基建”之后,国内各个领域的学者开始在各个可能的方向积极探索区块链的应用价值,并开展可行性探讨、应用场景设计、应用测评与优化等多层次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Part 02 期刊文章中区块链研究现状概况


(一)期刊库内区块链文章概况

在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期刊库中检索“区块链”关键词,可以检索到20600余篇(截至2021年1月1日,由于知网匹配算法原因,每次搜索可能有1%左右误差,此处仅反映大致数据,不影响分析结果)。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统计工具,可以看到:从2016年起,区块链相关文章开始明显增多,同时每年文章发布的数量逐年上升,反映出国际上对区块链的研究热度在2016年后急速攀升,且至今热度不减。

图2-1:每年新增区块链相关期刊文章数

图源:中国知网(CNKI)网站,01区块链

根据中国知网网站数据可以看出:自2015年起,区块链相关中英文文章数都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我国在区块链方面的研究也紧跟国际步伐。

表2-1:2015-2020年每年新增区块链相关中英文文章数

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整理,知网检索外文文章存在遗漏,中外数据无比较意义

从学科分布角度来看,计算机软件与应用、金融和信息经济三个学科覆盖了区块链相关文章的50%以上。其中,涉及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的文章数量8432篇,占比高达32%,体现了区块链的技术特性;金融是区块链最核心也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早期区块链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场景的应用探索,金融相关的区块链文章3423篇(占比13%)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结论。

表2-2:区块链相关文章涉及学科分布(一篇文章可能涉及多个学科)

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整理

(二)中文期刊内区块链研究现状与特点

1.区块链相关文章逐年增加,“1024会议”后有整体增长

针对标题、关键词、摘要中含有“区块链”的期刊文章,本文选取中文期刊中的文章做进一步分析,排除重复发表和与研究无关的文章,最终涵盖2013-2020年共计11711篇。针对上述文章,01区块链进行初步统计,得到文章新发表数量随年份、月份的变化情况如表2-3、2-4所示。其中,2013年和2014年发表的两篇文章内容均以比特币讨论为主,自2015年才出现针对区块链在其他领域应用的文章。2019年10月,“1024会议”中讲到:要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让我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从月度数据也可以较为明显的看出,自2019年11月起,国内区块链相关文章有了显著增加,且这一飞速增长势头持续了较长时间。但根据趋势拟合情况,在2020年年末,相关文章产出速度下降,基本回归到2019年11月以前的水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表2-3:中文期刊内区块链相关文章每年新增数

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整理统计

表2-4:中文期刊内区块链相关文章每月新增数

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整理统计

2.高被引文章中综述类居多

一般认为,文章被引用次数越多反映该文质量越高,能够给后续的学者带来更高的启发价值。根据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截至2021年1月1日,区块链相关文章中,被引用次数前10的情况如下表2-5所示。从下表可以看出:袁勇、王飞跃两位学者合作的两篇现状分析及展望类文章都被高频引用,涉及区块链技术及共识算法两个基础方向。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高被引文章多发布于2016-2017年,处在区块链研究的早期,且以综述类文章为主,这一类文章率先从学术角度明晰了区块链的定义、架构、应用思路,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奠定了后续学者研究的基础。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缺乏有突破性的区块链基础创新,缺乏有影响力的开创性成果。

表2-5:被引数前10的区块链相关文章

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整理

3.计算机相关期刊录用区块链文章较多

从收录文章的期刊来看,区块链相关文章多发表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和计算机工程等期刊上,进一步印证了区块链相关文章多涉及计算机软件与应用的结论。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各领域的重要期刊都开始关注并收录区块链相关文章,部分计算机及金融的相关期刊会不定期开设区块链专题进行集中探讨,但目前还没有专为区块链技术开设且具有影响力的期刊。这一现象可能与计算机领域对于会议论文(proceedings paper)的重视程度普遍高于期刊文章(article)有关。区块链目前正处在迅速迭代的技术突破阶段,各类区块链会议吸引并收录了许多具有时效性创新性的成果,现阶段通过期刊形式进行学术成果积淀很难收录开创性的高质量文章以提高影响力。

表2-6:收录区块链相关文章数前10名的期刊

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整理

从检索结果来看,中文期刊内很多文章的发表都是基金项目成果的一部分。而在区块链相关文章中,有1000余篇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赞助,体现出了国家对于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的重视和支持。

表2-7:支持相关文章发表前10名的基金

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整理

4.人大、清华、中财在区块链相关研究中较为活跃

从科研机构来看,2013-2020年国内区块链技术研究的主阵地是高校及其附属研究院。区块链论文发文量排名前20的机构中,仅有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两家非高校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北京高校在区块链领域研究较为活跃。这三所高校也是国内较早开设区块链相关课程的高校,研究氛围较为浓厚。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在区块链领域也有值得关注的表现,在SCI上发表了许多业界认可的开创性成果。整体来看,我国高校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在区块链领域研究势头趋好。

表2-8:区块链研究发文量前20的机构

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整理

从长远发展来看,高校及其附属研究院将在未来承担区块链人才培养、区块链技术突破、区块链技术成果转化等任务,有必要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并与国内区块链产业界进行深入交流,加速国内短板技术的补足和成熟技术的落地推广。


Part 03 区块链研究热点及演化的洞察


(一)区块链研究热点聚类情况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是作者对该文中心内容的高度提炼,体现了该文所属领域。对文章关键词的整体分析能提炼领域发展的热点以及未来发展的大致方向。针对中文期刊中11711篇区块链相关文章,我们利用 CiteSpace软件绘制了关键词共现网络,并进行各年关键词聚类分析、整体关键词聚类网络分析、整体时间线聚类分析,力图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呈现区块链研究的知识网络、热点分布和研究演进情况,以期提供切实、有用的信息参考。

1.逐年来看,学界研究方向与业界热点相契合

首先,我们针对相关文章进行逐年聚类,以探究每一年的主要研究分支。图中各节点代表文章中的关键词,节点间的连线表示两个关键词在一篇文章中共同出现,连线粗细反映共同出现次数多少。当一部分关键词频繁共同出现或仅与特定关键词共同出现时,就可以认为这些关键词同属于一个主题、同属于一个研究分支,便可归为一个聚类,其中最能代表该聚类的词(一般是出现频次最高的)以聚类标签(#x)的形式呈现。各年份聚类图中所显示的聚类均为关键词总频次较多的聚类,一些分支的研究可能在该年已经开始,但文章数未形成较大规模,在聚类图中便不能展现。2013-2017年的聚类情况如图3-1所示,其中#7、#8和#9三个聚类都是针对虚拟货币及其影响的探讨,反映出区块链早期的研究热点,从比特币价值的市场波动情况、币值变动对投资人的影响到虚拟货币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等角度进行了许多研究。201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领衔网信办等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指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并在国内禁止ICO(首次币发行),也引起了学界对于虚拟货币法律层面的探讨,从研究热点中也可以较为明显地体现。技术层面上,#0和#6两个聚类都与区块链技术研究密切相关。最早出现的研究聚焦于以在密码学为代表的信息安全领域;2013-2014年间,VitalikButerin首次提出以太坊的概念,使智能合约开始被学界广泛关注,并尝试将其拓展到其他领域的应用中。从应用层面,#1、#2、#3、#4四个聚类均体现了学界在相关领域的探索。可以看出,早期区块链应用集中出现在银行、保险等经济金融领域,并产生了区块链金融这一重要的研究分支。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中,也明确将金融定为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应用领域。聚类#5中也显示出,截至2017年,区块链已经被许多机构尤其是金融类机构定性为具有颠覆性与重要价值的新兴科技,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并列。

图3-1:2013-2017年区块链领域研究热点

图源:01区块链根据文章分析情况制作

时间进入2018年,针对虚拟货币和ICO的研究明显减少,但由于比特币的大涨及其巨大的公众影响力,学界仍在关注其对于金融体系的影响(#7),并常常将其作为介绍区块链的切入点。在应用层面,区块链在新闻业(#3)等非金融行业的应用开始取得成绩;在金融行业,区块链金融开始衍生出供应链金融(#9)、普惠金融(#8)、金融监管(#10)、支付清算(#11)等研究分支,汇丰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巨头的入局也使得区块链金融的研究热度急剧上升。在技术层面,数据相关话题成为了区块链的研究热点,如何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如何保证数据共享过程的安全、如何提高数据分发的效率,都是在这一年主要探讨的问题。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自身处理效率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也被频繁提及,如何设计技术方案使两者优势互补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图3-2:2018年区块链领域研究热点

图源:01区块链根据文章分析情况制作

2019年,区块链的应用更加百花齐放,在农产品(#0)、版权保护(#9)、电子发票(#4)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024会议”之后,学界基于总书记提到的金融、商业、民生、政务、智慧城市、城际互通六大应用场景开展了广泛讨论,区块链技术的落地被反复提及。同时,金融科技(#2)成为了继互联网金融、数字金融等概念后,对金融和信息技术交叉领域一个新的定义。学界对于金融科技的内涵也基本达成共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ABCD)作为金融科技的主要技术,被寄予了创新、变革传统金融行业的厚望。

图3-3:2019年区块链领域研究热点

图源:01区块链根据文章分析情况制作

2019、2020年,“数字货币”(图3-3中#7,图3-4中#8)取代“比特币”“虚拟货币”成为了新的研究重点,Libra的发行以及各国在央行数字货币方面的频繁布局都引起了学界的重视。数字货币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变革现有金融体系、将带来怎样的国际影响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姚前、范一飞等相关重要人物在这一阶段的频繁发声,也在国内金融学界掀起了一股对数字人民币发行方式、运营架构的猜测和预期影响的讨论热潮。

2020年是国内区块链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区块链被正式纳入“新基建”的范畴,区块链相关专利数、论文数、标准出台数、企业融资额都呈现井喷式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学界对于区块链应用的研究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从应用领域来说,区块链逐步拓展到会计(#4)、能源互联网(#6)等多个细分领域。在农产品领域,许多学者开始讨论如何将区块链和农产品营销紧密结合以服务于精准扶贫的整体方针;在经济金融领域,受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影响,供应链金融中的贸易金融部分被频繁提及;在双循环和“一带一路”倡议下,数字经济这一新的研究热点受到学界极大的关注;同时由于疫情的影响,区块链在物流追溯、物资捐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也十分迅速。

图3-4:2020年区块链领域研究热点

图源:01区块链根据文章分析情况制作

从研究重点来看,虽然在每一年产生了众多不同的研究分支,但围绕区块链技术本身以及和其他技术的结合仍然是最活跃的研究分支,2013-2020年每年排在前10的关键词变化如下表所示(排除“区块链”“区块链技术”等关键词),可以看到智能合约、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共识机制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表3-1:区块链相关文章中2013-2020年每年高频关键词

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文章分析情况整理

综合2013-2020年研究分支和研究热点的逐年变化,不难发现:学界对区块链的研究从虚拟货币开始,逐步拓展到传统金融行业,并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同时区块链的技术架构、与其他技术的结合方案等也都在研究层面有了长足进展。整体来看,学界研究一直紧跟产业界的发展,并能够对时事热点做出及时反应,推动区块链技术的更新迭代,使其真正发挥价值。

2.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整体知识网络初步形成

对于一门学科来说,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好地体现区块链研究的热点动向及演进,我们将2013-2020年的区块链相关文章进行聚类分析,并用整体关键词聚类网络和时间线聚类来阐释区块链研究的发展全景图。

在区块链的相关研究中,经过了2013-2020年的发展,一个初步的知识体系在不断形成、完善、拓展。图3-5是综合2013-2020年的文章绘制的关键词聚类网络,利用CiteSpace的逐年标记方法,将每一个年份涉及到的关键词网络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反映在整体的网络中每年研究内容的覆盖和联络情况。

对比2013-2020年各年研究内容在整体关键词聚类网络中的覆盖情况可以看出,2013年和2014年的研究较为零散,小范围内形成了针对比特币和虚拟货币的研究网络,对于区块链的基本技术情况也有所提及,但并不系统;2015年和2016年,对于区块链的探索将区块链技术本身与金融、虚拟货币经济联系在一起;到2017-2018年,已基本形成完整的区块链研究网络;2019-2020年在此前基础上进一步向外拓展了许多研究领域,同时内部网络线条密度更大,体现出原有网络中各研究领域的联系更加紧密。

图3-5:区块链整体研究网络覆盖图

图源:01区块链根据文章分析情况制作

在反映各聚类分支之外,时间线聚类视图还能够更好地体现各分支研究的时间跨度和研究演进。图3-6为区块链相关期刊文章的时间线聚类视图,详细展示了区块链主要研究分支的研究进展,表3-2对各聚类中的关键词和所属主题进行了说明。

图3-6:区块链研究演进的时间线聚类

图源:01区块链根据文章分析情况制作

表3-2:区块链研究时间线聚类中各分支关键词(详见报告附录)

资料来源:01区块链根据文章分析情况整理

图3-6中,每条线代表一个研究分支聚类(#x),从左至右是不同研究分支的演进,不同年份的研究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标出,线条分布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章发表的密集程度。整体上可以看出,“比特币”是区块链研究的源头,由此引申出的“智能合约”“工作量证明POW”“分布式存储”成为区块链技术最早开启的研究。2014年之前整体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在2015年前后,区块链研究关键词中出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公司”,并开始影响到传统金融机构。2016年,整体研究迎来蓬勃进展,多个领域的研究正式形成聚类规模,并出现了多个研究分支。2018-2020年在不同分支上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且在2020年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从区块链技术及其具体分支来看,基本上按照工信部公布的区块链技术趋势与设想展开,以基础技术、安全技术、存储计算为核心突破口。基础技术层面(#0),研究起步较早,p2p、人工智能、去中心化、联盟链、物联网、5G等依次纳入区块链研究范畴;安全技术层面(#1),学界致力于在非对称加密、时间戳、隐私保护、数据安全、数据共享、监管技术等方面进行逐步优化,并发展了可信计算、分布式存储等存储计算技术,兼顾安全性与处理效率。从区块链应用及分支场景来看。聚类#2和#5是国内较早开始的研究分支,都以综述为主,除了介绍国外进展成果外,更多地从区块链技术本身出发寻找可能的场景,是一种“区块链+”的研究思路;2017年前后,各个具体应用场景的研究开始形成规模,逐步转变为“+区块链”的探索思路,即联合具体领域的学者、立足于具体行业研究与区块链技术结合的可能性。目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经济、财务会计、法律法务、能源交易、工业互联网、社会治理和农业方面等研究已经取得众多成果。其中,金融领域中数字货币的研究最早开始,后续逐渐在银行业、保险业、供应链金融中得以应用;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的研究起步于2017年,财务会计与法律法务方面的区块链研究均从2018年开始,都是伴随着区块链可信性研究逐步展开;能源交易(#7)中区块链应用研究起步于2018年,从电动汽车和共享经济切入,在电力交易、微电网、泛在电力互联网和电力物联网等方面都进行了延伸,并加入了边缘计算等技术进行优化;社会治理(#16)分支起步较晚,自2019年“1024会议”后,区块链技术自主创新、社会治理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相关文章中,形成了区块链技术与国家战略、社会治理新的研究分支;区块链农业的研究起步于2018年,起初研究进展较慢,随着区块链社会治理研究的完善,取得了较多成果。

(二)主要科研机构研究情况

在区块链研究过程中,以高校为代表的科研机构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各个科研机构由于研究起步时间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团队配置不同,在研究过程中会逐渐形成有特色的研究传统与差异化的科研优势。

在区块链这一领域,根据中国知网公布的数据和趋势预测,发文量前6名的机构都在2016年前后形成研究规模,北京大学的研究起步较早,武汉大学稍晚;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作为工科强校,区块链方面研究进展一直较为稳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作为人文社科和金融经济的优势院校,在区块链金融方面也找到了较好的研究切入点。

图3-7:中国知网针对区块链研究前6名的机构趋势展示及预测

图源:中国知网(CNKI)

本文选取较为活跃的3个高校——人大、清华、中财进行进一步分析。我们对三个高校在区块链领域所发文章的关键词进行了初步统计,形成了如下的三个词云图,可以看出,不同机构的研究各有侧重。为了更好地体现各个机构的研究情况,我们利用关键词网络、作者合作网络、时间线聚类进行深入探究,重点在于发掘各个机构的研究重点与领军人物,希望能够为机构间的合作交流提供较好的参考。

图3-8:人大、清华、中财在区块链相关文章的关键词词云图

图源:01区块链根据文章分析情况制作

1.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在区块链方面研究开展较早。2014年便开始开展区块链课程和人才培养,并培养了多名以区块链为研究方向的软件工程硕士;2016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区块链与监管科技实验室是中国首家专注于大数据、区块链、监管科技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政策法律研究和商业实践探索的研究和实践机构,承担了首个监管科技(RegTech)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技术驱动型金融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等多项重要课题;2020年年初正式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11月正式成立“区块链与数字经济研究国际联盟”,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

从区块链研究热点来看,中国人民大学依托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优势,着眼金融科技、产业变革、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了央行数字货币、通证经济、支付清算、金融监管等课题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科技部、工信部以及地方政府的区块链相关课题和项目。

图3-9:中国人民大学在区块链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从重要学者角度来看,中国人民大学与喻国明、王飞跃有较多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在区块链数据治理、区块链监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学术成果,王文、匡文波、孟小峰、王丛虎等学者也较为活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国际货币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所、重阳金融研究院等多个附设科研机构的相关学者也有多篇产出。

图3-10:中国人民大学在区块链相关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从研究进展和年份数据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在区块链具体场景应用中的研究成果较多,尤其集中在货币、保险、银行、金融监管等领域。在制度理论、数字经济、供应链金融等分支都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并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图3-11:中国人民大学在区块链相关分支的研究进展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2.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高校的代表,较早地投入了区块链领域的研究布局,并从学校层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程度。2017年9月,清华大学开设了研究生课程《赛博智能经济与区块链》,这也是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个区块链研究生课程,该课程系统地讲授了赛博智能经济的概念、支持智能经济的操作系统、区块链在新操作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徐恪、王小云等知名学者参与了该课程的授课;2017年12月7日,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研究院依托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共同建设,将开展金融科技相关法律的研究、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领域全面融合的研究、金融监管科技的研究;2018年,清华大学率先成立区块链学生协会并发起高校区块链技术社区;2018年4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宣布成立区块链金融研究中心。

从区块链研究热点来看,清华大学更注重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但在区块链金融等领域也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在人工智能、物联网、隐私保护、区块链架构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依托高校内顶尖的理论和研发团队,清华大学多位毕业生最终进入产业界。清华博士毕业生龙凡在2018年创立的Conflux是其中的典型代表。Conflux利用基于树图TG(Tree-Graph)结构的可扩容共识算法解决了高并发网络中因分叉造成的计算资源浪费和随之降低的安全性问题,在区块链业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图3-12:清华大学在区块链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从重要学者角度来看,清华大学多个学院的学者都基于自己所在领域开展了区块链相关的研究,并带出了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团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徐恪是国内较早开展区块链研究的学者,在区块链技术突破、区块链经济等层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清华大学电机系的孙宏斌、郭庆来、康重庆等学者在2016年便开展了能源互联网中区块链的电力交易方法、交易效率分析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开创性成绩;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廖理、新闻与传播学院史安斌等学者也较早地关注到区块链在支付清算和征信、新闻传播等领域中的作用,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图3-13:清华大学在区块链相关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从研究进展和年份数据来看,清华大学在区块链方面研究领域较广,涉及学科分支较多,研究也较为全面。从时间线聚类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在能源互联网、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公共管理、新闻传媒等方面的区块链应用上都进行了长期的探究,在云计算、加密数据库、安全防护等技术领域也取得了突破。

图3-14:清华大学在区块链相关分支的研究进展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3.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也是全国最早一批开展区块链研究的高校。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便在信息学院成立了区块链研究团队,得益于区块链在金融行业中广阔的应用场景,近几年在区块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2016年7月,中央财经大学设立了国内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并首次开设区块链相关课程;2017年将区块链技术纳入信息安全专业本科必修课,并首开金融科技系;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较早成立区块链研究协会并联合发起高校区块链技术社区;2020年成立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院。2017-2020年期间,承担了区块链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重要项目。

从区块链研究热点来看,中央财经大学主要围绕区块链技术、区块链金融、区块链法律三个核心主题开展相关研究。从重要学者角度来看,也围绕上述三个主题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研究团队:以朱建明、高胜等学者为代表的区块链信息技术团队,以张礼卿、吴桐等学者为代表的区块链金融与数字货币研究团队和以黄震、邓建鹏等学者为核心的区块链法律研究团队。各个团队之间也有合作,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青年学者。

图3-15:中央财经大学在区块链相关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图3-16:中央财经大学在区块链相关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从研究进展和年份数据来看,中央财经大学在区块链方面的研究较为集中,在区块链技术中,基础理论和安全技术、隐私保护是研究重点,在共识机制层面也有所突破;在区块链应用中,注重区块链与物联网的结合,在互联网租车、互联网医疗等共享经济中形成了自身的研究体系,在区块链监管、区块链与金融稳定、数字货币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图3-17:中央财经大学在区块链相关分支的研究进展

图源:01区块链根据中国知网(CNKI)数据制作


Part 04 总结与展望


从2008年至今,区块链已经经历了十二年的发展。从总体研究趋势来看,2016年以后,国内国际学术界在区块链领域发文量呈井喷式增长,且研究热情不断提升,在未来还会有更多文章涌现。放眼国内,中国在区块链领域的学术研究方兴未艾,尤其在区块链应用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图景,后续应当保持这一势头,着力于发掘培养区块链领域的优秀人才,打造学术科研的领军团队,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加强政策指导和激励,在应用方面鼓励产业界与学界通力合作开展研究。从区块链技术本身来看,随着区块链应用的普及与推广,单个区块链上数据量的增加带来的存储和计算问题是现有区块链发展的阻碍,异构区块链间的数据传输与处理难题也使得区块链的拓展面临许多限制,还有区块链自身系统代码和数据传输中的安全漏洞给区块链应用的推广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综合来看,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至少包括以下六点:分布式数据存储管理、可扩展性与高性能计算技术、跨链协议、智能合约审计、链上链下信息一致性和隐私保护技术。同时,随着边缘计算、量子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如何将区块链与这些技术结合也将是研究的重点。从区块链应用前景方面来看,在区块链被确认为新型基础设施之后,未来必将深入到各行各业的发展之中。相关学者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发掘区块链更多可能的应用场景,提前规划、提前研究,争取跟上产业界需求、指导产业界发展、规划产业界未来。


Part 05 参考文献


[1]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42(4):481-494.

[2]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3]张超星.学科领域发展态势分析:五维分析法[J].情报学报,2020,39(11):1204-1213.

[4]李慧,袁煜明,赵文琦.区块链技术发展与展望[J].农业大数据学报,2020,2(02):5-13.

[5]刘继明,孙成,袁野.中国区块链热点领域与前沿路径——基于CiteSpace计量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2(06):121-129.

说明:

由于知网检索期刊文章数并不能完全反映高校科研实力与学者研究能力,发文数量多少与水平高低、质量优劣均不能同一视之,仅在一定程度体现相应机构内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热情与活跃程度,本报告中也不涉及平均被引数、影响因子等指标的比较,所列排名均不具有比较意义。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www.mytokencap.com)Opinions and positions;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content
Related Reading

Bitcoin Price Consolidates Below Resistance, Are Dips Still Supported?

Bitcoin Price Consolidates Below Resistance, Are Dips Still Supported?

XRP, Solana, Cardano, Shiba Inu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s Big Whale Transaction Spikes Pop Up

XRP, Solana, Cardano, Shiba Inu Making Up for Lost Time as Big Whale Transaction Spikes Pop Up

Justin Sun suspected to have purchased $160m in Ethereum

Justin Sun suspected to have purchased $160m in Ether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