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I 鏈上偶像發幣!aww.inc 與 Holoworld 能吃到區塊鏈紅利嗎?
這個試圖將二次元文化與去中心化金融深度繫結的專案,究竟是元宇宙敘事的「新正規化」,還是泡沫狂歡的又一註腳?本文源自Marsbit Lawrence 所著 文章 ,由 ForesightNews 整理、重新撰稿。
(前情提要: 日本虛擬偶像imma贏過假掰網紅的秘密:無違和感的互動魔力,誰說一定要真人? )
(背景補充: Web3 將讓虛擬偶像百花齊放?現存 Vtuber 經濟價值再催升 )
本文目錄
2 025 年 5 月,一場橫跨虛擬偶像、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的資本實驗在東京悄然啟動。由日本頂級虛擬人公司 Aww Inc. 與 Solana 生態 AI 平臺 Holoworld 聯合推出的 MIRAI 專案,憑藉頂流 IP「imma」的號召力,在短短一週內募集超 1290 萬美元資金,打破日本 Web3 專案募資紀錄。這個試圖將二次元文化與去中心化金融深度繫結的專案,究竟是元宇宙敘事的「新正規化」,還是泡沫狂歡的又一註腳?
一、專案背景:從澀谷街頭的虛擬偶像到區塊鏈「新物種」
1. Aww Inc.:虛擬人帝國的締造者
作為日本最早佈局虛擬人賽道的公司之一,Aww Inc. 自 2018 年推出初代虛擬偶像 imma 以來,已構建起涵蓋 Ria、Plusticboy 等 20 餘個虛擬 IP 的矩陣。其核心商業模式是「虛擬人即服務」(VaaS, Virtual as a Service),通過品牌代言、潮牌聯名、影視植入等方式實現商業變現。
imma 的破圈效應堪稱現象級:SK-II 的全球護膚廣告中,她與真人模特共同出鏡;寶馬東京原宿體驗店開業時,其全息投影擔任「數位店長」;甚至日本 JR 山手線的車廂廣告中,每日通勤族都能看到她的動態影像。這種「虛實無界」的沉浸式行銷,使 Aww Inc. 成為三菱 UFJ、資生堂等傳統巨頭的戰略合作伙伴。
2. Holoworld:Solana 生態的 AI 基建狂魔
Holoworld 的定位是「虛擬人上鏈基礎設施」,其核心產品 AVA AI 引擎可通過 3D 掃描與深度學習,將真人動作即時反射至虛擬形象。
此前發行的治理代幣 $AVA(市值峰值達 3 億美元,當前市值 9000 萬美元)已接入超 50 個元宇宙平臺,並為韓國女團 aespa、歐美虛擬網紅 Lil Miquela 提供鏈上身份確權服務。
此次與 Aww Inc. 的合作,本質是「IP 資源 + 技術基建」的垂直整合:Aww 貢獻 imma 的 IP 資產與粉絲流量,Holoworld 提供 AI 生成工具與鏈上互動協議,共同搭建虛擬人經濟生態。
二、代幣經濟學:超募 1290 萬美元背後的設計邏輯
5 月 10 日,在鏈上虛擬人類 MIRAI 開啟募資後兩天不到,官方發文宣佈,Mirai 代幣預售現已提前結束,籌集到的金額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最初的目標。團隊計劃退還多餘資金。
鏈上資料顯示,Mirai 的預售地址已收到 76,423.42 枚 SOL,約合 1295 萬美元。
1. 代幣分配:集中化治理與流動性博弈
根據白皮書,MIRAI 代幣總量 10 億枚,分配結構呈現明顯「資源導向」特徵:
這種設計暗含兩大爭議:
中心化風險:團隊與合作伙伴合計持有 25% 代幣,且預售份額高度集中(前 100 地址佔比超 60%),社群治理可能淪為「橡皮圖章」;
流動性陷阱:25% 的流動性池採用分階段釋放,或導致早期價格劇烈波動。歷史資料顯示,類似模型專案(如 SkyAI)上線首周振幅普遍超過 300%。
2. 超額募資與退款機制:市場情緒的「雙刃劍」
原定 5 萬枚 SOL 的募資目標最終以 76,831 枚 SOL(約 1290 萬美元)提前收官,超募比例達 153.6%。專案方承諾按比例退還超額資金,但鏈上資料顯示,前 10 大地址貢獻了 42% 的資金量,「鯨魚控盤」特徵顯著。
退款機制雖能短期提振信心(參考 SLERF 事件後的大幅反彈),但也可能引發「囚徒困境」:部分投資者為規避退款損失,選擇在二級市場拋售,導致價格螺旋下跌。
三、價格預測:多維因子博弈下的走勢推演
1. 短期(1-3 個月):做市商操盤與流動性博弈
Wintermute 的深度介入(鏈上標籤顯示其測試地址參與預售,最大單筆 Wintermute 相關,轉入預售地址近 15wu 881sol )為專案注入強心劑。參考 $AVA 的上線表現:
首日表現:2024 年 Q4 上線時,$AVA 開盤價 0.12 美元,24 小時內衝高至 0.87 美元(漲幅 625%),隨後回落至 0.35 美元;
做市策略:Wintermute 通過「脈衝式拉升 + 階梯式出貨」完成初期控盤,首周換手率高達 580%。
若 MIRAI 複製該路徑,可能呈現以下階段:
開盤衝高:藉助 imma 社媒熱度(Twitter 粉絲超 86 萬),價格或快速突破 0.5 美元,約合市值 5000 萬美元;
獲利回吐:預售投資者中約 30% 為「打新工作室」,可能在 2-3 倍收益後批量撤資;
流動性虹吸:25% 的初始流動性池若集中在 Raydium,可能引發 MEV 機器人狙擊,加劇波動。
2. 中期(3-6 個月):生態落地與敘事驗證
專案路線圖顯示,Q3 將上線Mirai Terminal 測試版,支援三大功能:
- 虛擬人鑄造:使用者可通過 AVA AI 生成專屬形象,並鑄造為 NFT;
- 打賞經濟:粉絲用 MIRAI 代幣購買虛擬禮物,imma 等 IP 可獲得分成;
- 品牌聯名池:合作伙伴(如優衣庫、Loft)可發起限量數位商品眾籌。
該階段需關注兩大指標:
- MAU(月活使用者):若未能突破 10 萬門檻,代幣可能陷入「有價無市」;
- IP 分成佔比:imma 相關交易是否佔生態 70% 以上,反應生態多樣性缺陷。
3. 長期(1 年以上):虛擬人賽道的「死亡交叉」
虛擬偶像的生命週期定律顯示,頂級 IP 的熱度峰值通常維持 18-24 個月(如初音未來、洛天依)。imma 自 2018 年出道已進入第七年,儘管通過「跨次元行銷」延長生命週期,但 Z 世代使用者審美疲勞風險加劇。
若團隊未能孵化新 IP 或拓展應用場景(如 VR 演唱會、AIGC 內容平臺),代幣可能淪為「MEME 化資產」,依賴社群炒作維持估值。
結語:虛擬與現實的「次元壁」能被代幣打破嗎?
MIRAI 的野心不僅是發行一枚代幣,而是試圖構建「虛擬人 – 粉絲 – 品牌」的三位一體經濟體系。其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將 imma 的流量勢能轉化為鏈上活躍度,並突破「工具化」瓶頸,打造真正的數位身份正規化。
然而,當資本狂歡散去,我們需要回答一個本質問題:區塊鏈究竟為虛擬偶像賦予了新價值,還是僅僅披上了一層去中心化的「皇帝新衣」? 或許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但在此之前,投資者務必繫好安全帶 —— 這趟穿越次元壁的旅程,註定顛簸。
?相關報導?
Meta下一代Ray-Ban智慧眼鏡功能搶先看:支援人臉辨識、內建AI助理..2026上市
蘋果考慮「棄用Google瀏覽器」升級Safari引入AI搜尋 ,Alphabet股價狂瀉7.5%
算力為王!黃仁勳談AI如何重構全球價值鏈、機器人何時普及、AI能加速製造業回流美國?
从撸毛到身份:Web3五年,积分和Alpha是怎么抢人的?
激励变成筛选,积分不再是奖励,Alpha不只是诱饵。机制背后,平台在争用户,用户也在构建身份。
24H热门币种与要闻 | 当前单枚BTC挖矿成本约为3.68万美元;迪拜财政部政府服务费将接受加密货币(5月14日)
特朗普:股市将大涨。
香港链上化竞赛升温,京东和蚂蚁等多巨头加速香港 RWA 落地
在全球资产代币化浪潮席卷的当下,香港正在成为链上资产布局的关键试验场。据PANews了解,国内很多持有实体资产企业也闻风而动,寻求将自己的资产上链,进行代币化融资。而最常见的合规解决方案是将国内资产在联盟链上确权之后,再到香港设立主体控股国内资产,再进行发币融资。目前香港的RWA产业还在摸着石头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