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场寒冬生存指南:首份比特币挖矿行业经济学分析报告出炉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2018年可谓多事之秋,国际事件之一就是顶着区块链技术具有“比特金”称号的数字货币比特币泡沫的破裂,曾经风光无限的比特币挖掘者、交易者们,也迎来了他们的至暗时刻。
自2017年12月17日创下19535美元的历史高点以来,2018年全年,比特币累计跌幅超过83%,不仅是二级市场投资者,几乎所有比特币挖矿产业的参与者,也均遭受惨重损失。
估值基础的震荡,直接动摇了资本市场的信心。比特币挖矿产业的重要玩家,有着“矿霸”之称的三大矿机厂商——比特大陆、嘉楠耘智、亿邦国际,2018年登陆香港股市的努力,目前均已宣布失败或陷入停滞。其中,比特大陆甚至被爆裁员85%,近3000名员工面临失业。
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英伟达,此前两年曾因挖矿产业爆发而显卡大卖,但2018年第三季度之后却收入大跌,全年股价暴跌32%。
市场环境的恶化,迫使整个比特币挖矿产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结构和状态,以期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找到一条安全抵达下一个春天的出路。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算力智库扫描了2018年挖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总结分析了整体行业的发展趋势,于2019年1月8日正式发布了《比特币挖矿的经济学分析》行业报告。报告从比特币出发,以全景式的视角描述挖矿行业的上中下游,从产业经济学的维度,清晰阐释了矿场的盈利模式和主要驱动因素,并基于对各国数字货币政策的深度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最直观的行业描述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清晰展望。
币价背后的算力之争
一台矿机自生产出来,它的价格就是确定的。矿机的算力越高,其挖到的币也就相对越多,因此把矿机集中起来进行合理管理,就形成了矿场生意。
矿机的盈亏平衡点,是关机币价。关机币价指的是矿场在正常运行下,挖出来的比特币不足以支付电费时,矿工选择关闭矿机时比特币的价格。关机币价主要与矿机本身的性能、电力成本、区块奖励以及全网算力有关,其中矿机性能和电力成本这两个因素基本是固定不变的,唯一波动较大的就是全网算力。
算力,即对于某种加密货币挖矿的实力。根据概念,算力就是衡量在一定的网络消耗下生成新块的单位的总计算能力。
最初的算力代表是PoW,也就是所谓的工作量证明机制PoW(Proof of Work)。比特币、以太坊、比特币现金、莱特币、达世币等主流币种,也都普遍采用PoW共识机制。除了PoW共识机制,还有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 共识和比特股创造的授权股份证明机制(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 共识机制等。
挖矿,就是通过贡献算力来维护网络安全、稳定的运行,并由此获得奖励币,但是也有部分CND采用贡献存储和带宽获得矿机算力,目前以这种方式来挖矿以迅雷玩客云、暴风盒子、IPFS矿机为代表。
这样来看越高的算力就会带来越大的收益。但随着算力的增加,功耗也会随之增加,矿机硬件的售价也会越高。而功耗高,也就代表着电费的支出变成巨大成本。所以高算力并不能使得收益最大化,因此在选择矿机的时候,不能单看矿机算力的大小,单位算力功耗越低的矿机,净利润收入才越高。
寡不敌众,矿池成为最优选
早期,个人挖矿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记账权、区块奖励和在此区块里的交易手续费可以一人独享。而随着产量的不断缩减,挖矿难度的不断增加,个人挖矿的成本越来越高,矿工们为了追求持续稳定的收益,于是矿池应运而生。
矿池,也就是算力的集合,把算力集中到矿池,能挖到区块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得到的收益再根据每个人的算力占比去分配。与个人挖矿相比,矿工收益的期望值没有变,但收益却更加持续稳定。
身处挖矿产业链的核心环节,2018年,矿场主感受到了最深切的寒意。算力智库报告显示,截至目前,比特币价格的大跌,已致使市场上逾30%的矿机处于亏损状态。
基于算力智库的“矿机关机币价”(矿机的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目前市场主流BTC矿机的“关机币价”区间为人民币9854-56223元,而2018年12月26日的BTC币价仅约人民币25861元。
算力智库指出,矿机的关机币价,主要取决于矿机性能、电力成本、区块奖励以及全网算力等因素,其中,电力成本是矿场运营最主要的成本构成,占比超过80%。
由于矿场前期固定投入高昂,关机转让又没有可能,“矿机出海寻求较低电力成本”成为矿场主的最优选项。而全球超过50%的比特币矿场位于中国,目前,国内一些大型矿场已经在伊朗、加拿大等国家纷纷布局,包括比特大陆在内的一些大型矿场主,已开始寻求海外市场机会。
对于矿场而言,是否有足够资本力量,是否能够寻找到更低的电价,成为穿越这轮熊市的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对近年来全球监管趋势的梳理和分析,算力智库指出,除了电力成本,监管和政策,也是矿场主海外选址时不得不审慎考量的重要因素。
数字货币的未来
在整个行业的至暗时刻,这份报告,依然折射出了不少数字货币未来隐隐闪烁的亮色。
算力智库指出,2019年,距离“比特币产量再次减半”仅剩一年,届时,比特币的挖掘难度将再次提高,这也就意味着比特币的价格可能重新走高,并且,随着投机者的退出,总体算力的下降,也可能带来单份算力收益的提高。
报告强调,共识决定比特币价格,比特币价格决定挖矿成本。如果越来越多人认可比特币,比特币才能获得估值溢价,那么用于挖掘比特币的全网算力就会增大,挖掘成本也会增加;如果没有人认可比特币,则比特币币价下跌,使得挖掘成本超过收益,人们就不再会去挖它,挖比特币的算力要求也会下降,挖掘成本也会降低。
当然,是否、能否继续坚持,是矿场主们当下必须首先作出艰难抉择。
算力智库明确指出,走过这个周期之后,比特币挖矿市场的“算力集中化”,将成为无法逆转的趋势。报告称,未来的算力市场,将朝着专业化、规模化、公司化的方向发展,算力交易替代矿机交易将会成为未来趋势。“如同淘金一般,从最早期的人人可以淘金,到如今金矿挖掘只掌握在少数集团手中一样,数字货币挖矿的未来也将由少数几家所掌握。”算力智库研究员王杰表示。
在挖矿产业链的上游,芯片厂商、矿机厂商对“算力升级”的持续投入,显示了它们依然坚信整个行业的未来。报告显示,包括台积电、日月光、三星电子等在内的传统芯片厂商,始终在持续布局挖矿产业,并将在2019年推出比特币矿机T3和其它系列新币种芯片。而比特大陆、嘉楠耘智、亿邦国际三大矿机巨头,则不约而同地挺进了高性能AI芯片领域。
而在挖矿产业链的下游,虽然饱受争议的数字货币交易所,目前依然门前冷清,但作为“协助用户管理各类数字资产”的工具,区块链钱包,在集结了理财、行情分析口等功能之后,有望成为区块链时代无可替代的超级流量入口。
算力智库指出,继2011年、2013年之后,从2017年开始这个周期,已经是第三次“比特币泡沫”,一个完美的从共识增加到疯狂再到泡沫破灭的资产周期变化。如同当年的互联网泡沫一样,新科技的成长,总是与大量投机性资源相伴。而在三次泡沫过后,发端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目前已经被各个国家所认可并陆续出台政策支持,未来,区块链终将迎来真正大批量应用落地的时代。
Ai sẽ là người được lợi trong đợt Bull Run của Bitcoin?
Theo báo cáo của sàn giao dịch OKEx trong thời kỳ Bull Run hiện tại của Bitcoin, những ch...
MCDEX khởi chạy trên mạng thử nghiệm Arbitrum Rollup L2
MCDEX vui mừng thông báo về việc ra mắt testnet của mình trên Arbitrum Rollup, một giải pháp khả năn...
[Tổng kết AMA] Cùng BigcoinVietnam tìm hiểu về Lien.Finance
Vào 11:00 AM - 12:00 PM, thứ tư, ngày 02/12/2020 Lien.Finance và BigcoinVietnam đã tổ chức một ...